有困难,找联防
塘下镇霞林村治安联防队保一方平安
■记者 项武龙
夜幕降临时,着装整齐的专职治安联防队员在民警的带领下,精神抖擞地巡逻在霞林村的大街小巷。他们守护着夜幕中的霞林村,让群众心安。
据了解,霞林村有本地人口约2300人,新居民却有8000多人。2012年,该村仅发案32起,同比下降52%。霞林村是如何成功维护治安的呢?
“维护治安,我们村有两件‘法宝’,一件是电子眼,一件是联防队。”霞林村党支部书记徐晓波说。
当地群众有一句顺口溜——“有困难,找联防”。因为这些联防队员坚持24小时治安巡逻,及时处置治安事件,给了百姓强烈的安全感。
在霞林村警务室里,有10个电子显示屏,它们连接着村里各个交通要道的“电子眼”。一旦村里发生突发事件,联防队员和村干部可以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有一次在显示屏上看到,不少新居民纷纷往一个路口聚拢,当下我就觉得不正常。”凭着敏锐的直觉,联防队队长阮小彬马上和村干部带着几名队员赶到了现场。经了解,原来是几名新居民因琐事发生矛盾,正召集老乡来“撑场面”。
“一点小矛盾就要召集这么多人,万一发生冲突谁负责?互相体谅一下,握个手,就当多交个朋友吧。”在联防队员的劝解下,几名当事人终于同意化干戈为玉帛,一场火药味浓重的纠纷化解了。
联防队还针对实际情况,制定出详细的村居巡逻防控方案,在易发案时段、路段和重点部位进行巡逻和蹲守,既提高了群众的“见警率”,也提高了与不法人员的“碰撞率”;根据夜间案件易发的情况,9名联防队员分为2组,在民警的带领下,分前半夜和后半夜开展不间断的巡逻和定点执勤,一旦发现可疑人员和可疑车辆,立即上前盘查,彻底改变了“警察下班贼上班”的尴尬局面,有效堵塞了防范漏洞。
去年下半年的一天凌晨,阮小彬和一名队员巡至霞林村菜场附近时,发现一名青年男子神态异常,躲躲闪闪。阮小彬和队员边观察边守候,同时联系另外一组队友前来援助。不久,另外两名队友及时赶来,形成合围之势。该男子见情况不妙,慌忙逃窜,队员们追上将其控制。随后队员向110指挥中心报警,协助民警把嫌疑人扭送到了派出所。经审查,该男子存在偷窃行为。
为确保村居巡逻防控工作的有效开展,当地派出所每天都会派出一名民警,帮助霞林村检查村居巡逻防控工作,并每晚带头巡查。
治安联防队员更把为群众排忧解难、构建和谐社会视为己任。在霞林村,谁家有点难事,只要打个电话,联防队员马上就到。他们帮助群众扑灭火灾、提供救助,是家喻户晓的“编外110”。
“如今下夜班、开夜车再也不用提心吊胆了,一看见这些着装整齐、随处可见的治安联防队员,心里别提有多踏实!”这是一名霞林村村民的肺腑之言,更是百姓对治安联防工作的最大肯定和最高褒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