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场景六:家中
实际上,在遇到地震时,许多人都在自己的家里,卧室、客厅、阳台、厨房都是可能会待的地方。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在家中如何避震,记者一行特别选择了4个实验点,来测试市民的临震反应。
4月26日下午,在望湖家园一户市民家中,这里是2室1厅1厨2卫格局。家中有女主人周女士、一位小宝宝及一名保姆,保姆负责照顾宝宝,周女士则配合我们做实验。
1.卧室
周女士家的卧室里,一张大床和一张婴儿床占据了大部分空间,右侧有一个浴室。
“一、二……”读秒开始了,周女士马上行动起来。她先是移开盖住婴儿床的被子,想钻到婴儿床的底下去,但缝隙太小了,钻不进去,她又赶紧转移,跑到浴室门口又往外走,嘴里一直念着“太危险了,太危险了!”“时间快到喽。”工作人员的提醒,让周女士下定了决心,蜷缩着身子,抱着头,躲在了大床的旁边。
陈飞进点评:
周女士选择的地点是相对不错的,上方没有吊灯,左边靠墙,右边有大床,但其实有一个地方更适合避险,就是刚才周女士曾到过门口的浴室,这里空间较小,墙壁之间的距离不大,容易构成“救命三角”,且浴室靠近水源,万一被困其中,可以延长等待救援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