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严禁”能否
遏制就业歧视
教育部办公厅日前发出《关于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凡是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举办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活动,要做到“三个严禁”:严禁发布含有限定985高校、211高校等字样的招聘信息,严禁发布违反国家规定的有关性别、户籍、学历等歧视性条款的需求信息,严禁发布虚假和欺诈等非法就业信息,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就业歧视。
2013年中国高校共有毕业生699万人,比去年增加19万人。针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教育部办公厅发出《通知》,可谓用心良苦,但是能起到多少作用就非常难说了。
众所周知,通知中的“三个严禁”实际上只对各高校组织校园招聘活动有效,根本奈何不了用人单位“拔高”招聘条件。近年来,招聘中规定求职的应届毕业生应为211、985高校之风盛行,即便表面上不发布含有限定的高校字样信息,也挡不住其阳奉阴违的私下开价,更不用说学历、性别、户籍等苛刻的“准入证”。
教育部以“三个严禁”来反对就业歧视怎么看都有些一厢情愿,估计也撼动不了用人单位的既定方针。重要的是全社会要积极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努力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就业的新渠道,同时进行大学教育改革来适应就业需求。 (高振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