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企业社区纷纷开设心理咨询室
让更多新居民拥有“心灵港湾”
■见习记者 项乐茹
“一个人在外打拼,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时候心里不舒服了,也没有地方说,久而久之就会有些想不通。”在我市一汽配企业工作的新居民员工小李这样说。因此,小李走进了心理咨询室,找心理咨询专家进行心理辅导。
新居民融入新城市,难免会遇到问题,如若无视,容易发展成心理问题。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社区,在关注新居民身体健康的同时,也开始关注新居民的心理健康问题,纷纷开设心理咨询室,为新居民做“心灵体检”。
近日,新居民小陈来到李频蕾的心理咨询室,寻求心理咨询服务。小陈的丈夫、孩子均在瑞安,一家人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但近段时间,小陈发现丈夫情绪暴躁,回到家动不动就会跟自己吵架,夫妻关系开始不睦。一开始,小陈咬咬牙忍了,没想到丈夫变本加厉,甚至对她暴力相向,弄得家无宁日,也影响了孩子。
通过进一步沟通,李频蕾了解到:小陈的丈夫来自一个有家暴的家庭,一旦在工作中的压力无处宣泄,回家后便把气撒到小陈头上。李频蕾对小陈和小陈的丈夫进行了合理情绪疗法,让小陈在丈夫情绪暴躁时,不要顶撞,而是用言语安抚丈夫的情绪。同时,李频蕾对小陈的丈夫进行开导,让他找到情绪的合理疏泄方式。不久后,小陈打电话来说,夫妻关系和睦了许多。
从去年开始,李频蕾所在的华夏之家心理咨询中心,开始免费为新居民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并开通了免费咨询热线。
“很多新居民存在心理困惑,但又不舍得花钱进行咨询,我们就开展了免费咨询服务。”李频蕾说。
今年1月,市新居民服务管理局成立新居民业务党校讲师团,李频蕾作为心理健康专家被聘为讲师。该讲师团通过座谈会、讲座等形式开展心理方面宣传教育。
与此同时,我市一些企业也为新居民员工搭建起倾诉交流平台。在“华峰”,就有一个“华峰情感驿站”。该驿站下设心理咨询室,6名专业心理医师定期坐诊,及时帮助员工化解不良情绪,帮助员工解压。
在一些企业社区,也正准备或计划成立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咨询志愿者和从业人员的队伍也逐渐扩大,为新居民提供专业又完善的心理咨询服务和辅导。
“希望有更多的平台和渠道,让新居民能找到一个心理疏解的港湾。”李频蕾说。
新居民员工需要轻装上阵
日前,新居民员工小朱心事重重地走进心理咨询室。“我觉得在这里没有朋友,心里有事也无处倾诉,非常烦闷,上班也没精打采。”小朱来自安徽,在瑞安一餐馆打工。前两天,因为琐事,小朱和他人闹了误会,导致店里的同事开始疏远自己。为此,小朱越来越苦闷,睡不好,上班常常走神。意识到自己的心理困惑后,小朱鼓起勇气,找到心理咨询师倾诉。
像小朱一样有类似心理困惑的新居民不少。“很多新居民在异乡工作,经济和心理压力较大,又缺乏必要的疏解,往往会造成一定的心理问题。”华夏之家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师李频蕾说。
据李频蕾介绍,新居民在异乡工作生活,由于物价较高,收入和支出难成正比,有一定的经济压力。同时,很多新居民是80后、90后,跟随着父母来到异乡,更加注重自身的权益和感受,融入城市的愿望也更强烈。而当他们的愿望受到阻碍,或遭受到误解时,更容易产生自卑感,对人缺乏信任,致使心中块垒愈积愈深。
另外,新居民家庭问题也不容忽视。新居民工作压力较大,平时较为忙碌,对家人的照顾和关爱较少。还有部分新居民对居住环境缺乏安全感。种种因素,导致部分新居民家庭成员之间缺乏沟通,婚姻问题较为突出,新居民子女的成长也缺乏关怀。
为新居民搭建心灵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