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光中的倾诉和呼唤
■千 言
早些年,没少听过毛阿敏唱的《烛光里的妈妈》,但都没留下特别的印象,好像仅仅就是一首普通的颂扬母爱的歌曲而已,几乎从没去吟唱,也从未被打动过。
然而,不久前某个午间,在空旷的办公室里,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如此地震撼了我,并且有着即将潸然泪下的情绪。难道是年龄和心境的关系?
“噢妈妈,烛光里的妈妈,您的黑发泛起了霜花,噢妈妈,烛光里的妈妈,您的脸颊印着这多牵挂。”妈妈的容颜触目惊心地显示老态,总是真真切切地呈现在你面前,不可阻挡地还有母子之间缕缕的相互惦记。
泪光中低沉倾诉的不只是妈妈面容改变的现实,还有心底欲言又止的对妈妈的那份挚爱:“妈妈我想对您说,话到嘴边又咽下,妈妈我想对您笑,眼里却点点泪花。”儿时跟妈妈撒娇的响亮欢笑,虽然犹在脑海,可灿烂不在,有的只是埋藏在心底沉甸甸的骨肉亲情,无论说与不说、笑与不笑,都停留在默默无言中。此处无声胜有声,妈妈和儿子都能感受得到。
几句简单的缓缓倾诉,浓缩了妈妈的大半生历程,也为后面的激昂呼唤做了坚实铺垫。“噢妈妈,烛光里的妈妈,您的腰身变得不再挺拔,妈妈,烛光里的妈妈,您的眼睛为何失去了光华。”为什么妈妈变得如此苍老?除了自然规律作用,还不是为儿女长年累月日夜操劳?而且妈妈对待儿女都是无私奉献、无怨无悔,总把辛酸和不容易压在心底。此歌此曲中的此情此景,你能不感恩妈妈?
随着自己成家立业,儿时偎依在妈妈怀里的情景,已经成为久远记忆,离开妈妈成为一种必然。但是,年老妈妈的孤独和寂寞,因为自己的未能相伴而内疚,并且总想着如何孝敬,却常常由于没有好好实现而分外歉意。“妈妈呀,女儿已长大,不愿牵着您的衣襟走过春秋冬夏。噢妈妈,相信我,女儿自有女儿的报答。”歌曲的结尾水到渠成,呼唤的重复更是回肠荡气,将汹涌的情感推向高潮。
毛阿敏的《烛光里的妈妈》情深意切、悠长绵延、余音袅袅,饱含着跌宕起伏的情愫,缠绕心间令人欲罢不能。有意思的是,自从对《烛光里的妈妈》有了一番崭新的感触后,凡是去K歌更是不忘吼上一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