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金价反弹力度削减,实物黄金交易成本偏高,其中金店交易手续费达16元/克——
多数“瑞安大妈”暂未盈利
本报讯(首席记者 严小章/文 见习记者 王鹏洲/图)投资的目的是盈利,想获得收益。前段时间,“瑞安大妈”“疯狂”购金,那么她们是否在疯狂扫货中获利了?业内人士表示,投资金条等实物黄金,更适宜中长期投资,如若以当前价格变现,预计多数“瑞安大妈”将亏损。
4月中旬金价暴跌,我市很多市民纷纷加入扫金一族,而“瑞安大妈”更是其中一支重要的购买力,从几克的金饰,到几十克、几百克的金条,甚至有人一次性斥资200多万元扫金。市民购金热情高涨,致使一些金店甚至银行的黄金产品售罄。
受以国内市场为主的投资者大量逢低买入及黄金市场空头头寸了结的影响,金价从4月16日的最低点262.5元/克,止跌回升最高触及297.9元/克。不过,进入5月后,金价反弹力度削减,截至昨日15时30分,上海Au(T+D)报收286.35元/克,当天下跌1.81%。
那么,如今“瑞安大妈”赚钱了吗?
实际上,盈利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简单。记者从中国黄金瑞安旗舰店获悉,消费者购买投资型金条需在基础金价上加价14元/克,回购投资型金条的手续费为每克2元。也就是说,每克黄金交易成本16元。如此推算,只有投资者用270元/克以下的价格买到黄金时,才能够盈利或者至少实现保本。
“前段时间,有一女客户回购黄金,每克赚了七八元。可惜,这样幸运的客户毕竟是少数。”该店负责人表示,“更多的人是在基础金价270元/克以上的价格购入黄金的。”
一银行工作人员表示,该行黄金产品的售价由基础金价、工艺成本、手续费等构成。
“大部分客户是在4月16日、17日买入黄金的,当时我们的黄金产品报价基本维持在290元以上,需要产品报价达310元/克以上,客户才有盈利,而5月13日黄金产品报价304元/克左右,所以单从这方面说,大部分客户仍处于亏损状态。”该银行工作人员说。
上述人士分析,大部分购买实物黄金的顾客是准备作为中长期投资持有产品的,并不是短期的投机行为,因此对短期金价波动并不敏感;还有一些客户属于刚需型,趁着低价购金,亦不在乎金价的涨跌。
对于金价未来走势,温州唐朝财富分析师卢成贤表示,虽然美国就业市场在过去的几个月持续改善、美股一路上涨以及黄金基金ETF持续减仓,打压近期金价回落,但市场也不乏支撑金价走好的因素,如全球央行坚持逢低买入,以及欧洲、印度、澳大利亚等央行陆续宣布降息,再度掀起非美经济体的货币宽松大潮。从未来趋势来看,5月、6月的金价维持在1300美元/盎司上方宽幅震荡的概率比较大,下半年黄金价格有望重拾回升的态势。
但业内人士提醒投资者买金不能盲目,需持谨慎态度,金条、实物黄金才是投资品,金首饰并非投资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