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光盘”了吗
塘下对餐桌浪费说“NO”
■记者 苏盈盈 杨微微
杜绝浪费,提倡节约,自年初“光盘”概念推出以来,全国各地都在行动。那么,塘下的机关单位食堂、酒店餐饮是否也在“光盘”?吃不完,有没有打包带走?点菜是否适量?近日,记者走访了几家食堂及酒店、快餐店,发现情况有喜有忧。
塘下镇文明办和本报塘下新闻部为此联合发起“光盘”行动,提倡全镇人民做“光盘”行动的实践者,爱惜粮食,减少浪费。
镇政府食堂 大多数餐盘空空如也 “光盘”表现:★★★★☆
昨日中午11时40分左右,记者来到位于塘下新区管委会办公楼的镇政府食堂,时值午饭时间,餐厅里几乎满座。
据了解,该食堂每天约有110位塘下镇政府的干部职工在此就餐,以套餐形式定制,每人可选4个菜,米饭和汤水自行取食。
“今天肚子有点饱,菜就少打一点吧!”在选餐窗口,记者听到一位女士提醒打菜的阿姨。
食堂厨师余师傅告诉记者,盛多了吃不了,少了吃不饱,这个度挺难把握,不过盛菜的阿姨反复测试,也摸索到了“适量”的度,但平时也会遇到像刚才那样的“提醒”。从这个细节上也能体现出就餐者的良好素质。
过了十几分钟,陆续有就餐者吃完饭起身收拾餐盘。记者站在泔水桶旁边观察了一会儿,发现绝大多数的餐盘和饭碗中,除了鱼刺、骨头和汤水外,可以说是空空如也。
“虽说如今生活富裕了,不愁吃了,但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不能丢。再说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啊,粮食是农民辛苦种出来的,浪费了就等于不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一位“光盘”了的塘下镇领导说。
余师傅说,该食堂的剩菜剩饭确实很少,上百人就餐的食堂,一餐下来,泔水桶的厨余也就十几公斤,其中大多数是汤水,很少有剩饭剩菜。此外,食堂在食材准备时也“斤斤计较”,严格控制一天的饭菜量,避免浪费。“你看,今天准备的饭菜基本扫空了,我们自己也只能凑合着吃点了。”余师傅笑言。
基层站所食堂 分量适当自觉吃光 “光盘”表现:★★★★☆
昨日中午11时30分左右,在市国土资源局塘下分局食堂内,五六位基层站所及镇执法中心的工作人员来吃午饭,由于人少,来就餐的人又陆陆续续,食堂显得比较安静。
中午半小时左右的用餐时间,记者在餐具收集处看到,一旁的泔水桶内除了剩汤剩水,大部分餐具里没有剩饭剩菜,几乎都吃得干干净净。
“每天中午收集的泔水只占了这个大桶的一点点位置,有几次干脆换成一般垃圾袋来收集。”在食堂工作一年多的陈仁兰向记者介绍,该食堂每天大概有近40人来就餐,所以食堂准备的饭菜量最多也就供40人左右吃,偶尔遇到有人出差或者没回来吃饭才会剩下几份,平时准备的量基本能吃光。
“打菜的时候分量控制得当,几乎所有人都能吃完。”陈仁兰说,她在食堂工作了一年多,几乎没有遇到过剩菜剩饭过多的情况,桌面也比较干净,这也让她的工作轻松不少。
陈仁兰还向记者讲起一件趣事,之前传达室养了一条狗,每天早上,打算将食堂里吃剩下的汤面端给狗吃,但是没想到泔水桶里几乎捞不到面。
快餐厅 每桌都有不少剩菜剩饭 “光盘”表现:★★☆☆☆
快餐厅是不少家庭就餐的地方,是否存在“舌尖上的浪费”?近日,记者走访了塘下多家中式快餐厅,发现情况不容乐观。
前日中午12时许,记者来到位于塘下大道上的一家中式快餐厅,当时餐厅里就餐者已不多,不少餐桌上放着吃剩的饭菜。一张餐桌上放着5菜1汤,而就餐者只有2人;在另一餐桌上,一男子吃完走人,饭碗空了,而菜剩下不少,一盘蒸肉剩了四分之三,鱼头也只吃了一半。
“几乎每桌都有剩饭剩菜,至少剩下三分之一左右。”快餐厅服务员说。
记者就浪费现象采访了多位就餐者。他们说,快餐厅的价格不高,怕不够吃就多点了,而且看到点餐区有这么多菜,容易多点,吃到最后才发现菜点太多了。然而,也有受访者表示,菜点得多是“碍于面子”,点太少怕让人觉得太“穷酸”。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大多数快餐厅都设置了不同类型的个人套餐,但在就餐区很少看到有人拿着餐盘,基本上是点菜。
就记者提出的“是否会提醒顾客适量点餐”问题,受访的店员均表示“没这么做”。“我们是开门做生意的,谁会阻止客人多点呢?”一位店员说。
酒店 朋友间请客剩菜最多 “光盘”表现:★☆☆☆☆
前日中午,在广场路上一家酒店的宴会厅,一包厢内主人开了3桌酒席,临近结束,食客们已接近饱腹的状态,但是趁大伙还在兴头上,做东的“老板”又让服务员给每桌再添几个菜。然而约20分钟后,包厢里逐渐人走席散,这时新添的菜才陆续送上。
酒店餐饮部一主管坦言,“剩宴”常有,很多顾客不好意思打包带走。有些家庭的婚宴结束后倒是会打包剩菜,但朋友间的宴请极少打包,而且很多人会“要面子”在酒店的标准菜单上增加多个菜肴,最后基本上会剩下许多。“平均一桌剩下三四成左右,最多的剩下一半也有。”该主管表示,有些酒桌上的食客一晚上不止一家应酬,往往是从其他地方吃完后过来,这种情况最容易导致“剩宴”。
一般酒店会有10人标准桌的菜肴,但是一桌酒席多少个菜基本上属于机动,顾客可以自由增加。当晚20时许,记者看了几个包厢和大厅,大部分菜均有剩下,有些菜几乎没有动过,除了婚宴有人在打包外,一般的酒桌无人打包。
广大塘下市民朋友们: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当看到餐桌上满盘剩菜时,您觉得心疼吗?当看到泔水桶倒满饭菜时,您觉得可惜吗?再想想还有人因饥饿丧生,您又作何感想?“舌尖上的浪费”向我们敲起了警钟,我们应该建立一种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
我国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与此同时,全球平均每年有1000万人因饥饿丧生,每6秒就有1名儿童因饥饿而死亡。随着全国主流媒体对“舌尖上的浪费”大加挞伐, 一项倡导将盘中餐吃光、喝净、带走的“光盘行动”正在全国兴起,并得到社会各界的热烈响应。
十八大报告指出,今后五年,我国要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上取得重大进展。塘下镇作为小城市培育试点镇,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而“光盘行动”正是引导广大市民养成健康文明、绿色低碳的生活习惯,倡导文明消费、绿色消费、低碳消费的俭约之风。为此,我们向全社会发出倡议:
1. 爱惜粮食,适量订餐,避免剩餐,减少浪费。
2. 不攀比,以节约为荣,以浪费为耻。
3. 吃多少盛多少,不留剩饭剩菜。
4. 既要做“光盘行动”的实践者,也要做“光盘行动”的推动者。通过手机、网络等渠道,让更多的人了解“光盘行动”,加入“光盘族”。
让我们一起,从今天午饭开始:不剩饭,不浪费,吃多少,要多少,吃不了,兜着走!加入“光盘族”,对浪费说“NO”!
塘下镇文明办
瑞安日报塘下新闻部
[相关链接]
何谓“光盘行动”?
“光盘行动”指就餐时倡导人们不浪费粮食,吃光盘子里的东西,吃不完的饭菜打包带走。
2013年1月16日首先由腾讯微博认证用户徐侠客(《国土资源报》副社长)在腾讯微博发起“光盘行动”,倡导网友珍惜粮食,加入行动。微博一经发布得到蔡奇、王郁松等名人和《人民日报》、《国土资源报》等媒体的支持,《新闻联播》也报道了该活动,号召大家节约粮食、从我做起。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华社一份《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的材料上作出批示,要求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