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下89名农村职务犯罪预防网格员培训上岗
监督村务更有底气
本报讯(记者 苏盈盈)昨日上午,塘下镇组织89名农村职务犯罪预防网格员开展业务培训,并为他们配发了岗位证。以后,村干部们工作是否认真积极,办事是否公平公正,作风是否廉洁自律,就会有一双“眼睛”盯着。
“别小看了这本证,有了它,以后参与村务监督更有底气了。”培训会上,不少农村职务犯罪预防网格员纷纷感慨。
据了解,根据《关于在塘下镇开展新农村建设职务犯罪预防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并结合当前开展的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塘下镇近日联合市人民检察院联合出台了《关于聘任农村职务犯罪预防网格员的决定》,聘任89个行政村的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担任所在村的村职务犯罪预防网格员,任期与村务监督委员会的任期相同。
塘下镇纪委书记胡允科介绍,农村职务犯罪预防网格员在市检察院与塘下镇委共同成立的职务犯罪预防指导小组的指导下开展涉农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其职责主要包括监督“村两委”贯彻落实上级重大决策部署情况,监督村“三资”(资金、资源、资产)管理工作情况,监督“村两委”开展村集体工程项目建设情况,监督“村两委”廉洁自律情况,监督村务公开情况,对不合理的村务开支有否决权。如果发现村干部不正确履职或违反相关规定,且不听劝阻的,即可直接向镇纪委和检察部门举报。
塘下镇是经济强镇,大多数村集体资金拥有量较大,再加上近几年项目工程建设数量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村官的职务犯罪机会和概率。通过聘任农村职务犯罪预防网格员,可规范村务处理方式,防止出现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重构群众的信任。
“这是一种变‘事后处理’为‘同步监督’的做法。”胡允科说,农村职务犯罪预防网格员与村干部们接触较多,便于掌握情况,比政府纪检部门的监督更直接、全面;此外,当职务犯罪成为事实,造成的负面影响往往难以挽回,让村职务犯罪预防网格员参与村务决策和监督,可在过程中发现苗头,及时解决处理,有利于规范村集体事务办事流程,减少村干部职务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