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3版:聚焦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市“光明行动”开展20年
四千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

    我市“光明行动”开展20年

    四千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

    ■记者 欧苗苗 通讯员 陈振清 王强

    5月19日是第23个全国助残日,今年的主题为“帮扶贫困残疾人”。对于眼睛看不见的人来说,最大的渴望莫过于能看清这五彩斑斓的世界。最近,一群特殊的白内障患者在市人民医院门诊室等候,眼科主任陈镇国耐心地给他们一一做检查。这群特殊的患者因为自身残疾或家境贫困,可以在“光明行动”中享受白内障免费手术。

    “光明行动”是我市的一项形象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每年都为数百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手术成功率达100%。“光明行动”开展20年以来,已惠及4000余名白内障贫困患者。

    黄文清:

    治愈的这10年过得很快乐

    家住湖岭镇鹿木的村民黄美清今年58岁,10年前是位白内障患者。

    “谁能想象10年前我的生活有多糟糕,虽然只有失去一只眼的视力,但这彻底影响了我那几年的生活。”黄美清说,10年前,她的视力开始下降,怕见光,在强光下行走都需要他人搀扶。一次,她去菜场买完菜,外面雨过天晴,刺眼的阳光让她头晕目眩,似乎另外一只眼睛也看不到东西,眼前一片模糊,还好在路人的帮助下,她才安全回到了家。

    受益于“光明行动”,她接受了白内障手术,盼着手术能让她恢复视力。

    当术后医生小心翼翼地为她掀开右眼的纱布时,黄美清激动得半天没说出话来,“想也没想过,有一天还能重见光明!”

    10年来,黄美清似乎已经忘了自己曾经是一位白内障患者,曾经与黑暗如此接近。

    “十年里,我可以随心所欲地做自己想做的事,可以看电视,可以爬山,可以旅游……”回想这十年,黄美清笑了。

    张东林:

    失明6年后重见光明

    “我看见东西了!这么多年来,我都在黑暗中度过,是残联和医生让我重见光明。”这是刚刚走下手术台不久的张东林说的第一句话。

    在陈镇国眼里,张东林是位特殊的病人。不仅身份特殊,更重要的是,如果没有那次“光明行动”下乡为白内障患者筛查检查,或许张东林的生活至今还处于黑暗中。

    原来,张东林是高楼镇宁益人,几十年前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在一次战斗中失去了左眼。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地,右眼也患上了白内障,视力逐日下降,后来甚至伸手不见五指了。生活在黑暗中,他度日如年。

    在一次筛查活动中,陈镇国了解情况后,主动带着医务人员,翻山越岭将近1个小时,才见到了张东林本人,并为他认真筛查,告诉他白内障能治好,政府还会给予免费治疗。

    这对于一位失去光明的人来说,无疑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一个星期过去了,果然,医院专门派车接他去住院。确信是真的,张东林开始期待恢复视力的那一天。

    住院后,考虑到张东林已近80岁,行动不便,陈镇国精心为他制定了周密方案,并每天抽出时间到他的病床前看他,陪他聊天,消除了他术前的忧虑,减轻他的心理压力。

    几天后,医院采用了最适合张东林的白内障手术。短短十几分钟,手术顺利结束。

    张东林复明后的第一件事,便是站在病房的窗口看一看外面的世界。“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我看到的世界,外面的景色实在太美了,真是一座色彩斑斓的城市啊!”6年后重见光明的张东林激动地说。

    据市残疾人联合会康复部部长戴晓声介绍,在我市贫困山区,每年都有不少因白内障致残的盲人,他们因生活困难、交通不便、缺医少药而得不到有效医治,长期生活在黑暗中,成为一群极需帮助的弱势群体。

    据悉,1993年以来,市残联和市人民医院认真组织实施“视觉第一中国行动”国际合作项目和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开展残疾人康复工作,坚持每年派医疗队下乡为海岛、山区残疾人开展眼科、内科、外科、妇科、小儿科等方面的义诊,并重点对贫困白内障病人进行调查摸底,集中为他们施行白内障手术。

    陈文仙:

    “零收入者”接受免费手术

    家庭贫困的白内障患者也是“光明行动”的救助对象之一。

    77岁的陈文仙老人也是这一康复工程的受惠者。陈文仙老人跟老伴相依为命,住在玉海街道一间简陋的单元房里。她既没退休金,也没养老保险,属于“零收入者”,仅靠老伴的养老金过活。

    陈阿婆说,四五年前她就觉得眼睛看东西比较模糊,但当时以为是年纪大的原因,就没在意。但是前年底,右眼渐渐失明了。紧接着,左眼看东西也非常吃力了。

    “已经瞎了一只眼了,再瞎一只可怎么办?就算可以治疗,但昂贵的医疗费怎么办?”陈阿婆的老伴无奈地说,有次她一人在家,想关掉煤气灶的火,却因看不见,手摸了半天也没找到开关,“还好我早点回来,不然恐怕老太婆活不到现在啊!”

    陈阿婆将自己的眼睛看得比生命更重要,因为她不想事事都靠家人照顾。眼睛看不见的陈阿婆渐渐陷入了迷茫和无助,整天担惊受怕。

    后来,两位老人打听到市残联有免费治疗白内障的活动,于去年6月份申请治疗,8月份就在市人民医院进行了手术。

    “手术才30分钟,又快又好。我现在能看清楚东西了,生活又有了希望。”陈阿婆说。

    据悉,“光明行动”为每例符合条件的白内障患者提供免费手术,其中市残联补助1800元,医院补助500元。仅2009年,接受免费白内障治疗手术的患者就达300多位,全部都是家庭经济较为困难的老人,费用支出就达10多万元。

    20年免费治愈

    白内障患者

    4000余例

    “为配合防盲治盲工作,从2002年开始,医院先后投入上百万元,引进先进设备,成立市低视力康复中心,至今已经为全市数百名低视力患者配制助视器。”市人民医院副院长章国忠说,今后将继续跟踪国际最新眼科技术发展动态,为防盲治盲工作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同时,克服医务人员不足的困难,陈镇国、吴亮、戴晓东等技术骨干亲自主刀,加班加点,尽快为复明对象安排手术。

    市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刘建敏表示,残疾人是社会上一个特殊困难的群体。近年来,我市残疾人工作紧紧围绕经济发展大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残疾人的康复、教育、就业、扶贫、文化生活等方面,做了有效的工作。“光明行动”多次深入我市西部山区,定期下乡,为白内障老年患者施行手术,脱盲率98.5%,脱残率96.5%。

    据悉,2012年我市成功创建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市后,形成了白内障防治无障碍长效机制,达到新生一例、发现一例、治愈一例、康复一例。现在,“光明行动”已在全市无区域性开展,并在全年常规开展手术,并已为近4000位贫困白内障患者重新带来了光明。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聚焦点
   第00004版:在现场
   第00005版:百姓事
   第00006版:微播报
   第00007版:今日塘下
   第00008版:今日塘下新塘下
   第00009版:塘河事
   第00010版:新塘下
   第00011版:新塘下
   第00012版:产业潮
   第00013版:专 版
   第00014版:广告
   第00015版:广告
   第00016版:乐周刊
   第00018版:今日塘下新塘下
四千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
瑞安日报 聚焦点 00003 四千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 2013-5-1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