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针对老年人诈骗
■通讯员 张勇 张再杰 见习记者 李心如 王志
10万元买回的抗癌药竟是感冒胶囊,8万元换得的外币竟然是一堆废纸……据警方统计,近年来,针对老年人的各类诈骗案呈多发态势,诈骗分子利用的就是老年群体信息相对闭塞、有迷信思想、心地善良或易贪小便宜等弱点。因此,警方提醒老年人一定要提高警惕,谨防被骗。
四种常用诈骗方法
免费旅游骗取“投资”——不法经营者采用不正当手段,以“免费旅游”为诱饵,诱导老年消费者参加旅游,其目的是为了推销公司产品或诱使老年人融资入股,购买滞销房产。一旦此类融资方进行资金转移,投资者必将血本无归。
“热心帮助”独居老人——独居老人家中的贵重物品和现金是不法分子子觊觎的“猎物”。骗子经过踩点调查,找准机会,以独居老人身体不适需要有人照顾和打理家务为由,假扮成保姆上门服务,最终骗得独居老人信任后,乘机盗窃家中财物。
请神做法“偷梁换柱”——不法分子主要是利用老年人担心家人身体健康的心理,采用误导、诱骗、恐吓等攻心术,引诱老年人上当受骗。而后,骗子让老人将家中财物或现金拿出来诚心供奉便能消灾,最后“偷梁换柱”将包裹内现金或财物用废物替换掉。
兜售假药,夸大其效——兜售假药的团伙通常选择在较为偏远的农村地区,通过一些“托”假扮患者现身说法吹嘘药品的功效,以骗得老人的信任。由于农村老人多有腿脚疼痛等毛病,加之医疗卫生知识相对缺乏,容易病急乱投医而上当受骗。
民警提醒
1、上街或外出散步时,正常情况下如突然有人搀扶您或自称是您家人的朋友,主动与您握手、拥抱,请您保护好您的金银首饰或钱财,防止被窃取、抢走。
2、在自己家里或路上,如有“和尚”、“尼姑”、“道士”等陌生人敲门或打招呼,请保持警惕,接下来他们有可能用花言巧语迷惑您,骗取财物。
3、当遇有聋哑人或残疾人求助时,一定要谨慎,防止被假象迷惑,被骗取钱财。
4、当遇到有人兜售金银财宝或文物、古董时,请不要轻信,否则买到的很可能是一文不值的破铜烂铁。
5、如果突然发现地上有贵重财物,同时又有人与您周旋,要与您平分,请不要轻信,提防犯罪分子骗取您的钱财。
6、在超市、商场等公共场所,请不要与陌生人交谈,防止犯罪分子套取您的相关信息,伙同他人抢夺或偷盗您的财物。
7、 当您在银行或邮局支取现金时,请观察好周围环境,防止有人窥视您的操作。在柜台或取款机旁,如有人提示您掉了钱物,请您当心,防止您的银行卡被人趁机调包。取钱后如有陌生人与您搭讪,请不要理睬,应及时离开。
8、如遇到有人摆地摊卖中草药,周围又有许多人夸疗效好并踊跃购买时,请您不要围观参与,因为周围人员很可能是“药托”,其兜售的药品很可能没有任何疗效。
9、当您遇到自称是部队领导、机关干部等人员向您低价出售高档烟酒等物品时,请您不要轻信他们,有可能您看到的是正品,交易后拿到手的却是假冒、伪劣产品。
10、当您遇到陌生人自称以前曾借过您子女或亲友的少量现金,然后支付大额钱币给您,让您找零钱时,请务必仔细甄别,不要被假币蒙骗。
11、单独出行时,请注意安全,防止犯罪分子尾随,在楼梯口、背街小巷等偏僻地点抢劫、抢夺您的财物。
12、单独在家时,请不要给陌生人开门,对穿着制服的煤气、水电工作人员要核实身份后再允许其进入,并注意看管好家中的贵重物品。
以上仅供您预防识别不法分子而作参考,如果您遇到或发现身边有以上情况或可疑人员,请及时拨打110报警或与辖区管片民警联系。
多方努力 避免受骗
针对老年人容易陷入骗局的现象,公安机关特意提醒,老年人应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多了解社会上不良现象,拓宽自己的视野、更新日常知识等,学习一些必需的理财常识,提高自己的防骗能力。子女亦应该做好家中老人和妇女的防骗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念,不要有过分的迷信思想。多用一些具体的事例让父母多了解社会上的不良现象,增强其防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