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4版:聚焦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泥土肥沃绿竹盛 溪水清澈甜滋滋
岙底村:好山好水产好笋

    泥土肥沃绿竹盛  溪水清澈甜滋滋

    岙底村:好山好水产好笋

    ui bao

    Tel:6688 6688

    寻找最美乡村

    12

    ■记者 林长凯 通讯员 陈畅 实习生 陈如

    走进湖岭镇岙底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绿油油的竹丛、挺立的大树,遍地的绿茵、清澈的溪水。这里还有凄美的神话传说,有长眠于此的一代先贤邹元檄。站在山岗上,阵阵松风竹声中伴着潺潺水声,让人如痴如醉。

    近年来,岙底村的马蹄笋制品畅销国内外,带动了村民致富。该村还凭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美的自然风光,大力发展旅游业。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各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该村正努力整合现有资源,规划开发方案,不久的将来,岙底村将成为一个集农产品加工、农业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美丽村庄。

    岙底村概况

    岙底村位于湖岭镇,全村共383户共1560人。全村耕地面积624亩,林地面积4220亩,以马蹄笋和山药种植为主导产业,其中马蹄笋种植面积达2300多亩。同时,岙底村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

    岙底村因马蹄笋的高产高质而赢得“省级马蹄笋特色基地”的称号。此外,还获得了“省兴林富民示范村”、“温州市农机安全示范村”、“瑞安市第三批先进性教育和谐村”等荣誉称号。

    发挥资源优势

    带动村民致富

    点评人:市农办主任胡志酬

    岙底村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创建美丽乡村过程中要发挥自身优势,用好、用足现有资源,增加村民收入,带动村民致富。

    记者手记

    让绿竹变“摇钱树”

    随着时代的发展,粗放式农业的弊端日渐显现。美丽乡村光有自然风光的美是不够的,还要文化的美,经济的美。因此,岙底村在今后的发展中除了保持风光美、文化美之外,开始追求经济美,发展农业观光旅游,让绿竹能够真正变成岙底村的“摇钱树”,让村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真正得到实惠。

    马蹄笋曾获中国竹业博览会“金奖”

    岙底村是鹿木马蹄笋的主要产地,种植马蹄笋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很早以前,有村民发现后山的泥土松软很肥沃,种竹、种树、压番薯,长势都非常好,尤其适合绿竹生长,从那以后,村民就开始在山上大量种植绿竹。”岙底村村委会主任蔡积沸说,近年来绿竹的种植面积日益扩大,现在已有2300多亩。

    从1997年开始,岙底的绿竹种植进入高峰期,并于2002年8月成立了马蹄笋专业合作社,并申请了“瑞绿”牌商标,对村民挖掘出来的马蹄笋实行统一收购、销售,指导农户对竹子进行“间伐”,淘汰部分老竹,提高竹笋的产量和质量。近年来,岙底村出产的马蹄笋曾获得中国竹业博览会“金奖”、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金奖”等。

    绿竹地下茎萌生的竹笋外形酷似马蹄,被称为“马蹄笋”。它肉质脆嫩、味极鲜美,质地单纯,极易吸收单配食材的滋味,尤其是与肥腻的肉类脂肪搭配,吸收肉的油腻,形成美妙的平衡,同时也可以与豆制品、叶菜类、食用菌等素菜合起来烧、炒、煮、炖、煨,均做出可口的佳肴。

    每年冬天,村民们都会对山上的竹子进行“间伐”,目的是为了让竹笋长得更多、更好。而淘汰下来的竹子发酵后就可以用来制造卫生纸。“有笋时卖笋,没笋时卖竹”经营模式,增加了村民的收入。绿竹也因此成为村民心中的“摇钱树”。为了方便马蹄笋运输,村里还浇筑了一条环村公路。

    “这里的水能喝能游泳”

    绿竹不仅给岙底村民带来了收入,而且还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站在村里,满山的竹林看上去非常清爽;走进竹林,扑鼻而来的竹清香让人心旷神怡。一条宽约1.5米,长约2000米的水泥路,从山脚下通往山顶,两边的修竹往中间靠,在水泥路的上方形成了一个天然的竹拱。

    “晴天的早晨,太阳光透过竹叶的间隙照进来,在雾气和露珠的折射下形成一簇簇光束,非常漂亮。”蔡积沸说,因为这里空气好,很多村民早上都来这里锻炼。

    水泥路的旁边是三十四溪支流,沿着山谷蜿蜒而下,穿村而过,最后注入飞云江。村民对村中的溪流修建了堤坝,依势而下,然后在溪水中放养田鱼。“田鱼能净化溪水,改善水质,你看这水多清啊!”蔡积沸幽默地说,夏天看到这么清的水,环保局局长来了搞不好也忍不住要下去游一段呢!

    “山上的溪水更好,清澈甘甜无污染,还能喝。”蔡积沸说着就拿起一次性纸杯,随手舀了一杯水直接喝了下去。在蔡积沸的带领下,记者一行人都喝了一杯溪水。鹿木社区党委书记王法琼喝过溪水后说:“这口感比矿泉水好多了,应该含有多种矿物质。”“可不是嘛,村民洗衣做饭也都是直接用这水的。”蔡积沸接过话茬说。

    传说故事多兮多

    岙底村不仅自然资源丰富,且文化底蕴深厚。邹公阁、田螺山、烈士馆……说起村中的人文景观,蔡积沸如数家珍。

    岙底村后面的邹公阁,是明末清初名儒邹元檄的长眠之地。据史料记载,明亡后,邹元檄为躲避迫害,在瑞安籍贤士彭文雅的介绍下,来到岙底村。这日,邹元檄独自登上岙底山,看到山坡上古木参天、野草丛生、绿竹拱秀,山羊、麋鹿在溪畔相互嬉戏追逐;树林中,鸟雀飞跃,叽叽喳喳,好不热闹。

    “这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不差毫分啊!”从此,邹元檄就定居于此,读书立著,度过了人生的最后时光。

    田螺山是岙底村民引以为傲的地方,每当有陌生人来,热情的村民就会向他们描述田螺山的传说故事。传说田螺山是天庭的一对仙人变的,这两位神仙学人间情男痴女的样子谈起了恋爱。这事让玉帝知道后,就被贬到了人间。

    这两位神仙发现岙底一带景色优美,就落到岙底变成两座山。白天他们是两座山,晚上变成人的模样走在一起。后来,一个狠毒的财主用石灰质的大坟墓把他们分开了,千百年来,两座山岿然不动,只能隔溪相望,暗自流泪。日久天长,它们相思的泪水越来越多,流成了汩汩泉水,滋润着绿竹。这里的绿竹长得越来越茂盛,产出的马蹄笋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好。

    特色旅游带民致富

    近年来,鹿木社区按照“生态、休闲、宜居”的发展定位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蔡积沸说:“我们要借鹿木大发展的东风,发展岙底村的农业观光旅游。”

    很多人吃过马蹄笋,但亲手挖过马蹄笋的应该不多。“这几年,乡村旅游发展比较快,来游玩的人也比较多,我们可以结合本村的特色开发旅游项目。”蔡积沸说,村民可以卖农产品,经营农家乐,做一些与旅游项目有关的生意。

    如今很多来岙底玩的人,回去前都会先吃一顿美味的麦锅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在现场
   第00004版:聚焦点
   第00005版:微播报
   第00006版:百姓事
   第00007版:百姓事
   第00008版:财富榜
   第00009版:温州垟
   第00010版:远望角
   第00011版:星光道
   第00012版:云江潮
   第00013版:广告
   第00014版:广告
   第00015版:学周刊
   第00016版:金周刊
岙底村:好山好水产好笋
瑞安日报 聚焦点 00004 岙底村:好山好水产好笋
2013-5-2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