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诊”审批、“模拟审批”、规范中介,1至4月我市审批提速32%
我市争创全省审批最快县市
ui bao
Tel:6688 6688
百组千干破百难
R
本报讯(记者 欧苗苗 通讯员 彭祖贤)今年,我市继续建立行政审批提速机制,全力打造行政审批“瑞安速度”,争创全省“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的县市之一。这是日前记者从市审管办获悉的。
截至4月底,全市共受理办结审批事项37570件,日均办件302件,其中即办件27058件,群众评议满意率达99.9%。全市45家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部门行政许可事项减少为384项、非行政许可事项减少为376项,分别减少14项和65项。所有审批事项总承诺时间减少为4122个工作日,缩减1885个工作日,行政审批总体提速32%。
定期“坐诊”
市领导现场解决审批难题
我市推出“坐诊制”以来,市委书记、市长等市领导每月在审批中心召开重要项目审批现场会,开展现场办公,及时梳理近期需要破解的重要审批项目。每周分别由分管领导牵头,相关部门领导参加,对重要项目审批疑难环节把脉会诊,全力推进,全面提速。
5月16日下午,在市审管办的会议室里,市委常委、纪委书记谢修亥主持召开现场会,通过“一事一议”等方式,及时解决江南物流园区五洲国际装饰城项目审批过程中碰到的问题。
据悉,江南物流园区五洲国际装饰城土地于3月21日挂牌成交,由于该地块原先没有供电设施,对进场施工造成了影响。通过现场会,最后确定项目用电由市供电局负责解决,临时电在一周内到位,3台基建用变电加紧审批。同时,将项目正式用电纳入江南新区的总体用电建设计划。
据统计,截至4月底,市领导牵头召开17次协调会,61个审批难题得到破解。
“模拟审批”
为重点项目提效提速
这几日,市审管办正在为温州华侨大学项目提前办理控规条件、中介机构的技术指标等审批环节服务。
“如果按正常程序走,该项目供地手续还没完结,是不能进入其他项目审批环节的,至少需要2年时间才能进场施工。”市审管办审批服务中心主任张晓勇说,温州华侨大学是我市的重点项目,涉及立项、设计等程序,审批过程比较复杂。这时候,就需要将它列入“模拟审批”项目。
什么是“模拟审批”?即对不具备基本建设项目审批条件的新建项目,各审批部门先按现行审批流程审查出具模拟审批意见,当该项目达到法定审批条件后,再出具正式审批文件。“模拟审批”主要针对市政府重点建设项目、旧村改造、重大招商引资等项目。
“预计温州华侨大学项目明年1月份就可以进场施工,相比原先审批程序,节省了一年多时间。”张晓勇说。
目前,我市已有陶山镇新殿后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滨江幼儿园瑞祥分园等十几个项目通过“模拟审批”提前开展项目建设。
规范管理
压缩中介机构办结时限
对不属于地质灾害易发区的项目,不进行地质灾害评估;市政道路建设、土地整理、绿化工程等项目不再进行环境影响评估……这是日前我市规范中介服务管理的内容之一。
在行政审批工作中必须涉及到工程测量类、工程评估类等中介机构服务内容,部分中介机构存在效率低下、管理混乱等问题。
今年以来,我市逐渐对全市161家中介机构进行清理分类,将办结时限压缩在规定时限的50%以内,未作具体时限规定的,明确承诺办结时限。
张晓勇介绍,审管办还设立中介机构服务咨询窗口,清理与采集中介机构信息,建立中介服务虚拟网络平台,目前全市161家中介机构均已入驻。进驻的中介机构必须签订责任书,明确收费标准及规范要求,同时实行动态准入与退出机制。
“对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家强制性规范的,有不良记录的,年度考核不及格的中介机构,责令退出虚拟平台。情节严重的,列入‘黑名单’,禁止在我市范围内承接中介业务。”张晓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