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荣在瑞安调研时强调
要“脱虚向实”振兴实体经济
以创新推动经济转型发展
本报讯(温州日报记者 王丹容 记者 金汝)昨天,省委常委、温州市委书记陈德荣到我市调研振兴实体经济工作。他强调,要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发挥政府主导、企业主体作用,加快推进企业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以创新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发展。
温州市领导仇杨均、孟建新、黄兆鸽等,我市领导陈建明、李无文、叶世林、白一帆、陈胜峰、张本锋、陈荣臻等陪同调研,并出席相关座谈会。
陈德荣一行实地走访了嘉利特荏原泵业有限公司、云顶集团、华峰集团、浙江长城换向器有限公司,并察看江南、云江标准厂房建设,了解企业发展情况,与我市部分企业家座谈交流,听取企业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去年以来,我市积极应对局部金融风波影响,高度重视实体经济发展,努力引导经济“脱虚向实”、转“危”为“机”。自去年8月份开始,我市开展了百日扶工大行动,组织千名干部联千企,市领导和881名部门、镇街干部深入近千家企业进行帮扶,为企业解决了一大批难题。今年以来,我市继续加大企业帮扶力度,以科技创新驱动企业发展,加快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建设,扎实推动经济平稳发展和转型升级各项工作,经济呈现稳开稳走、积极向好态势,成功实现“开门红”。今年1至4月,全市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15亿元,工业性投资增长达11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瑞安不少企业保持稳健发展。如华峰集团营业收入、利税等全线飘红;浙江长城换向器有限公司年科研投入占销售收入5%左右,产品40%出口供应国际大型企业。陈德荣点头道:“不少企业的发展告诉我们,坚守实业的比多业运作挣快钱的要强,创新能力强的比固守老路的要优。只要真正坚守实业、坚持以创新提升竞争力,不管碰到这个风波还是那个风波,企业都有抗风险能力,都能稳健发展甚至逆势增长。”
在座谈交流时,多位企业家谈到,由于住房、子女就学等原因,一些人才不愿留在企业。陈德荣说:“人才是企业创新的基本要素,要强化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营造人才成长发展的良好环境是政府的职责,各级政府要加大公共品供给,尤其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子女入学、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保障。”他讲到,各级政府要深化环境建设,在持续改善宏观环境、中观环境的同时,优化企业运行的小环境,真正营造企业生长的良好环境,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发展。
陈德荣说,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现在温州经济正迎来曙光,整体发展条件得到改善。当前是加快转型发展的最好时期。要冷静理性分析当前形势,坚定发展信心,坚持政银企联动,和衷共济、共渡难关,加快推动转型发展。
陈德荣指出,推动转型发展,就是要推动发展方式从资源推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各级政府要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为企业创新营造良好的环境条件。要完善“三保”(知识保护、环境保护、劳动权益保护)倒逼机制,倒逼企业转型升级;要做好服务文章,加快打造产业集聚、公共技术服务等平台;要加快人才培养,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要深化环境建设,切实解决政府审批服务等环境建设中的突出问题;要狠抓工作落实,开展“万名干部进万企破万难”活动,提升政府精细化管理、个性化服务水平,真正使扶工兴贸取得成效。
陈德荣强调,广大企业要发挥创新主体作用,加快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推进“三转一市”(个转企、规下企业转规上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转股份有限公司、推动企业上市)工作,加大技改投入,实现“脱虚向实”、振兴实体经济。要通过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空间换地、电商换市,减员增效、减能增效、减污增效、减耗增效,切实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工业优质品率。要积极培育名企名家名品,更好打造温州企业家队伍,激发企业家干事创业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