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敬铸就企业美好未来
我市开展“深化文明创建,诚敬做产品”活动
■记者 陈丹丹
2012年年初,我市启动“深化文明创建,诚敬做产品”主题活动,并在华峰集团、嘉利特荏原泵业有限公司开展试点工作,把“诚敬做产品”的理念和要求全面融入企业发展战略、企业生产经营和企业文化建设中去,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全力推进文明城市创建进程。
一年多来,该活动通过不断更新创建理念,着力创新创建载体,逐步健全创建机制,取得初步成效。试点单位在形象力、竞争力、影响力方面均得到进一步提升,坚持“诚敬做产品”理念已深入企业员工心里,为企业美好未来筑起了一道道德城墙。如今,“深化文明创建,诚敬做产品”理念正逐步在全市各家企业中推广。
提升自身责任
活动开展以来,我市迅速成立领导小组,以文明委名义下发活动实施方案,加强对活动的全程指导、综合协调,并向全市企业发出倡议,鼓励、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在引导企业开展该项活动的过程中,市领导多次深入各创建企业调研,并提出针对性强、操作性高的指导意见;相关部门在大力宣传“诚敬做产品”这一理念的同时,对企业动态进行实时跟踪,并因地制宜地帮助企业理清思路、制订方案,指导企业扎实开展主题活动。
为营造创建氛围,我市同时提出质量示范创建行动计划,将创建任务逐一落实到相关部门,实行产品、服务、工程、环境四大质量联创,大力开展“抓质量兴实体促转型”合力扶工等活动。
通过加强企会互动,充分发挥瑞安市企业联合会、工业经济联合会、企业家协会等民间协会作用,融合全市工业、商业、电信、金融等25家行业协(商)会的力量,全力促进“深化文明创建,诚敬做产品”主题活动顺利推进,使其成为政府与企业联系的桥梁、企业与社会沟通的媒介、企业与企业交流的平台。积极组织600多名企业家参加各类型知识培训及赴国内外考察活动,使企业家在创建理念、管理水平、技术创新等方面有进一步的提高。
2012年,全市有50家企业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157家企业导入精益生产模式,累计创建3个质量强业、17个质量强企,有效提升了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夯实了全社会的质量工作基础。
强化企业责任
技能比武岗位练兵、“千日零事故”竞赛、星级员工评定……2012年8月,随着“深化文明创建,诚敬做产品”主题活动动员大会的召开,相关创建工作在华峰集团正式启动,为全市推广这一活动打造示范样板。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题,华峰集团实行社会责任关怀,组织开展“我们的价值观”大讨论、“三思三创”解放思想大讨论、“双聚”主题实践教育等系列活动;运用“华峰讲坛”定期举办民营企业思想道德建设大讲坛15场,自觉践行“讲社会公德、做社会好公民,讲职业道德、做企业好员工,讲家庭美德、做家庭好成员”,引导员工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企业责任与家庭责任,今年获得“浙江省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奖”。
活动的开展,给企业生产效益带来了有效提升。短短时间内,华峰集团“三创活动”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000多万元,间接经济效益4500多万元。在安全生产、成本控制、产品质量、文化建设水平等方面有了明显提高,工厂平均一等品率也从2011年的96.8%提高到了2012年的98.9%。
在活动的感召下,企业员工的创业技能和文明素养切实提升,培育造就了一批优秀员工。为提升员工积极性,华峰集团制定《“星级员工”评选制度》、《“星级员工”考核细则》等多项评选管理制度,对评选出来的“星级员工”给予优等待遇。
“诚敬做产品”,像春风化雨般浸润到每个人心中。结合“双聚”、“三思三创”等主题教育实践及“我们的价值观”大讨论等各类载体活动,企业员工的主力军作用在活动中逐步显现出来。
此外,企业通过开展“小发明、小革新、小改造、小设计”等创新竞赛、设置班组创新课题等方式,引导广大员工树立“创新时时、处处、人人可为”的观念。
嘉利特荏原泵业有限公司紧跟而上,提出以“诚敬修身”读书、“诚敬立德”践行、“诚敬示范”创建、“诚敬文化”交流等4大活动为总载体的实施方案,创建工作陆续展开。全方位分系统考核体系的正常运行,提升了企业工作效率,减少工作生产中的差错率,极大降低了企业运行成本。
公司组织员工公开承诺、履约践诺、创新技改,将诚敬理念融入到每一位员工的工作、生活中去,促成员工申报实用新型专利14项、技术革新10多项,为企业赢利1000多万元。
延伸服务责任
在活动推进过程中,生产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更加得到重视,客户对产品和服务的满意程度不断增强。
为此,我市以完善制度规范为保障,要求创建中把注重质量、诚信经营与创立品牌紧密结合起来,在创建企业中积极推行清洁化生产,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鼓励企业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升企业产品档次。
在提升诚信意识方面,我市着力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通过完善诚信制度,制定《诚信经营行为规范》,深化信用建设示范单位创建等工作,企业的诚信意识得到提升,为打造值得社会信赖的企业品牌创造了条件。
2012年,我市拿出1500多万元,对获评省市信用建设示范单位的6家企业予以重奖,有效激发了企业开展诚信品牌创建的积极性。
同时,强化质量安全“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责任体系建设,完善工作责任网格,建立质量安全执法联审会议机制,推进质量诚信体系建设,有效提升了质量安全水平。2012年,全市主要工业产品抽查合格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