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进村村民说:
“钱袋鼓了,环境美了!”
ui bao
Tel:6688 6688
百组千干破百难
R
■记者 苏盈盈
这几天,塘下镇官进村经济合作社社员心里美滋滋的,每人从村里领到了16万元,一般一户家庭可拿到六七十万元。官进村党支部书记郑水弟解释,这笔钱是该村旧村改造一期“国际名都”工程剩余房源销售后所得钱款。
“这几年,我们身价蹭蹭蹭地上去了。”村民郑挺伟满脸笑容地说。得益于旧村改造,原本被称为“空壳村”的官进村在短短七八年间跃升为富裕村,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填满村民钱袋子的同时,并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村庄环境也得到大大改善。
户均资产超500万元
站在官进村一条河边,放眼望去,成片的民房群中4幢高楼拔地而起,显得尤为醒目,这就是官进村旧村改造一期“国际名都”工程。如今,该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预计明年5月可入住。
今年66岁的村民戴玉兰指着位于“国际名都”的新家说,她家以前是二层楼的老房子,居住环境很差,旧村改造工程开始后,拆除的老房子置换成“国际名都”一套160平方米的商品房。“如今房价这么高,几百万元的商品房远远超出我们的经济承受能力。这下可好了,老房子换高端商品房,不用再为儿子买房费神了。”戴玉兰说。
“国际名都”不仅让村民住上了高档商品房,而且也让村民身价翻了好几番,平均每户家庭资产达到500万元以上。
官进村村委会主任郑勇算了一笔账,在旧村改造之前,一间2层老房子值不了多少万元,“国际名都”商品房现在市场价每平方米约为11000元,一套房子价值180万元以上,而一期工程中大多数村民置换到2套房子,最多的家庭换到4套。“除了房子外,他们还分到了位于‘国际名都’的店面,未来租金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郑勇说。
据悉,官进村着手筹建的我市首个机床专业市场正在招商,目前已有部分商家入驻,待“国际名都”工程竣工后将全面启用。
“机床市场正常运作后,年销售额预计可达5亿元以上。”郑勇说,机床市场还将给村集体年增加上百万元的收入,增加村民收入上千万元。此外,还能带动周边村居的餐饮、住宿等。
人均绿地面积55平方米
在工业重镇,不少村庄都面临着这样一个难题:经济发展了,环境却被破坏了。但官进村在旧村改造中走出了一条“填饱钱袋,提升环境”的好路子。
郑勇说,在旧村改造前,官进村共有200户家庭企业,几乎家家都在家门口搭棚办厂,导致村庄环境脏乱。通过大面积拆违后,该村如今只有20家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8家。
“拆违时,我被亲友扣上了‘冷血无情’的帽子。不过如今看到家庭资产提高,环境改善,大家也渐渐理解我们村委会的苦心了。”郑勇说。
据悉,自2005年以来,该村投入500万元拓宽道路,村道路硬化率达到100%;将拆违空地修建成公园绿地;修葺河岸驳坎及栏杆等景观带。目前,全村绿化面积达3万平方米,人均绿化面积近55平方米。此外,每年花10万元聘请两名保洁员,负责打扫村内道路。在全镇卫生考核中每次名列前茅,被评为温州市卫生示范村。
“我们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年73岁的村民余建妹说起官进村这几年的变化,连连赞叹。她说以前村里连条像样的水泥路都没有,更别提公园绿地,如今偌大的生育文化公园和河边景观带让她有了休闲散步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