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温州博物馆 感受东瓯文化
近日举行的探秘瑞安博物馆活动,激发了广大小记者热爱家乡,了解家乡历史的热情。为了让小记者近距离了解温州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和敢为人先的温州精神,6月12日下午,瑞安日报培训中心的100多名小记者学员和学通社的10多名小记者,一起参观了温州博物馆,感受东瓯文化。
小记者们首先参观了历史馆,观看了东瓯王国、中央王朝下的东瓯、开埠以后、今日温州等四大单元。历史馆将温州各时期的珍贵文物、著名人物和有趣的故事有机融为一体,展现了温州沧桑变化和历史文化的精华。接着参观的书画馆里,展出的是苏昧朔的书画,作为温州民间画师,苏昧朔作品题材广泛,洋溢着浓厚的田园生活气息,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最后看到的是工艺馆,这里展示的白象塔故事,是温州博物馆的又一个亮点,通过讲故事的方法,引出中国文化对异域文化吸纳和融合的雅量与能力,和两大古文明交相融会的“大故事”。
小记者们表示,参加这次活动是对他们进行的一次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非常有意义。
(通讯员 倪向东)
[参观温州博物馆学生习作片段]
到了温州博物馆,我们争先恐后挤下了车,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进了博物馆。这里有许多神话人物雕像: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嫦娥奔月、夸父追日……
最有趣的是自然馆了,一只只动物的标本栩栩如生:凶恶的狼像听了指挥似的,静止不动;脾气暴躁的野猪像定了格,动弹不了;山猫翘着自己长长的尾巴,高傲地注视着前方;天鹅弯着修长的脖子,做了个优美的“舞姿”;孔雀展开大扇子般的尾巴,头向一边撇去,好像自己是“孔雀之王”;老鹰展开它那对有力的翅膀,“展翅高飞”;连平时呱呱乱叫的乌鸦都不再吵闹了……
最美丽的要数贝壳展馆了。这里的贝壳千奇百怪、形态各异:有的像蜗牛壳,有的像宝石、钻石闪闪发光,有的酷似一个号角,似乎一吹就能响,有的看似像梳子,又像一道道骨头,还有的像一个圆形,上面有独特的花纹……
——三年级 白环宁
跟随着讲解员,我们来到了海洋馆。展厅里挂着琳琅满目的贝壳,令我“哇”地叫了出来。听着解说,我仿佛来到了一个奇妙的海底世界,看到了色彩斑斓的贝壳、海星和珊瑚,让我深深陶醉。
我依依不舍地告别美丽的贝壳,来到了自然馆。惟妙惟肖的动物模型吸引了我的眼球。我知道,这里的很多动物都已灭绝或濒临灭绝。我觉得非常可惜,如果人们不随意捕杀它们、随意破坏环境的话,也许很多动物还能快快乐乐地生存下来呢。
最后与我们告别的,是地球曾经的霸王——恐龙。由于远古时期的地质变化、火山爆发等,它们已经灭绝了。我想:如果现在还有恐龙在的话该多好,但这是不可能的。我们人类要好好保护地球。
——二年级 潘亨睿
这次温州博物馆采风,让我最难忘是“海之精灵贝螺的大千世界”一馆。那儿的贝螺真是各式各样、惟妙惟肖!有的像一块圆石头,有的像一颗晶莹透亮的大珍珠,有的像一支细长的笛子。看,那个鹦鹉螺可是活化石!听说有几百万年的历史,我们要叫它“太爷爷”了!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贝螺女王——戒螺!它好像身披银色的礼服,礼服上还绣着各种装饰,看起来非常显眼,不愧是女王!马上出场的是贝螺大力士,为什么叫它大力士?因为它能把放进去的木棒拧弯!下一位是“七仙子”,它的外衣是彩色的,有黄色的、有粉的……多像五彩缤纷的春天!看,那两个柱子灯!不不不,是用贝螺做的柱子灯!一黄一蓝照得房间光亮亮的太美了!像仙境一样!
此外,我还参观了历史馆、野生馆。博物馆真奇妙!这次采风活动,让我知道了很多奇妙知识。
——三年级 李易铮
13时30分,我们100多名小记者乘坐着大客车向温州出发了。车子进入隧道,旁边的山上长满了爬山虎,它们的叶子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漾起波纹,真好看。
刚到博物馆,里面几个巨大的木雕作品便吸引了我的眼球。这上面有我们熟悉的精卫填海、嫦娥奔月、后羿射日。这些雕塑人物神态各异,十分精致,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后羿射日:后羿身上背着箭袋,手里拿着箭弓和箭,眼睛专注地望向东方,准备把箭射向太阳。这些浮雕都表现出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四年级 钱肖妤
乘车到了温州,暴雨渐渐变小了,同学们迫不及待奔向博物馆大厅。一进门,空调的冷气便消除了我们的汗水。大厅四周的墙壁上就是几个神话故事的浮雕。讲解员带着同学们参观了自然馆、历史馆、书画馆……
其中,自然馆最好玩。走进自然馆,看见了小鸡和小羊在草坪上玩耍。猫头鹰站在树枝上,瞪着眼睛注视着周围,像被孙悟空定神了一样,一动也不动。旁边还有狐狸、猎豹、鳄鱼、蟒蛇、黑熊……都一直盯着我看,我好像变成了它们的食物。这让我有点害怕。站台前有一开关,一按,哎哟!狼叫声、虎嚎声、熊叫声、鸡啼声吓得我胆战心惊,浑身冒汗,不觉躲往角落里。半晌,我才发现声音是机器模拟的,胆小的我这才蹑手蹑脚地出来。
刚松了口气,忽然一群恐龙呈现在眼前,有暴龙、三角龙、翼龙、梁龙、无齿翼龙……它们张牙舞爪,生龙活虎,可威风啦!这下我可壮胆了。
——三年级 蒋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