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培训思路 提升教师素质
市教师进修学校扎实推进教师培训工作
“十二五”以来,市教师进修学校在市委、市政府及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全面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若干规定(试行)》等有关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文件精神,着力实施“四个一”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计划,统筹兼顾各类培训,加大名师、名校长、骨干教师的培训力度,强化过程管理,努力提高教师培训任务完成率,提升培训的有效性,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00多个,参训学员达8000多人次,较好地满足了全市中小学教师的培训需求,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统筹安排,全面实施90学时教师专业发展培训
根据《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若干规定(试行)》(浙教师【2010】175号)文件的要求,在职中小学(学前)教师,在五年为周期的时间内参加专业发展培训时间应累计不少于360学时,且周期内至少参加一次不少于90学时的集中培训。市教师进修学校于2011年上半年制定了教师专业发展五年培训的实施规划(2011年7月至2016年6月),组织师训员赴温州教师教育院学习培训项目编制等相关知识,聘请省、市知名的专家,建立培训专家库,精心编制项目计划书,做到统筹安排、严格管理、有序实施。截至今年6月,该校已完成2970名教师90学时的培训任务,约占义务教育阶段(学前)教师总数的45%。
90学时集中培训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做到研训一体化。在集中理论培训中,专家的激情讲座、台上台下睿智的互动、学员之间的真诚交流,使学员受益颇丰。在组织学员跟岗实践活动中,我校针对学员和导师分别提出不同要求,跟踪完成相应的任务,基本操作思路是:导师先上示范课,学员观摩——导师指导学员备课、学员设计教案——学员上课、导师和同伴听课评课——导师指导学员修改教案——学员教学反思和总结等,通过备课、说课、上课、评课等环节的交流,使各学员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能力在磨课中得到提升。
脚踏实地,大力开展中小学教师学科素养提升行动
2011年3月,温州市教育局印发了《温州市中小学教师学科素养提升行动实施方案》,7月瑞安市教育局也相应出台了《瑞安市中小学教师学科素养提升行动实施方案》,下半年该校全面启动该项工作。一是组织了主题培训,聘请温州学科素养指导小组的专家为义务教育阶段各个学科991名骨干教师进行学科素养提升行动主题培训,而后这批学员回到各自学校组织开展校级的培训活动。二是制定了《师训员联系学区和学校制度》,规定每位师训员必须联系两所学校,中层干部必须联系一所学校,深入一线、深入课堂指导开展学科素养提升行动。三是组织开展初中、小学、幼儿园共18个学科的学科展示活动,各师训员结合本学科特点,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创新活动形式,通过“公开课教学展示”、“教研组经验介绍”和“学校典型做法介绍”等活动形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四是做好学科素养提升行动考试、比赛等活动,完成了义务(幼儿园)教育阶段学科素养考试评卷工作,积极参与学科素养提升行动比赛的命题、组织等工作,指导义务(幼儿园)教育阶段代表队参加温州市级比赛,取得了11项一等奖。
深化合作,骨干培训成效显著
“立足本校、背靠高校、面向中小学”是该校有效培训的一贯思路和做法。随着“十二五”教师教育培训任务的加重,深化与高校合作,借助高校雄厚的师资力量,让学员参加县级培训享受省市级优质资源,确保培训质量。
一是升格学校语文数学骨干教师培训,2011年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温州市学科素养提升工程的要求,有针对性地确定培训内容,设置培训课程,培训升格学校语文、数学骨干教师共75人。
二是“十二五”首届小学语文29人、初中数学“三坛”教师32人高级研修培训班。“三坛”教师研修班是该校和温州大学合作的一个高端培训项目,采用“理论引领——观摩学习——实践反思——教学展示——总结提升”的培训模式,现已结业,成效显著。
三是名班主任培养对象培训。为打造“名班主任”队伍,全面提高班主任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该校与温州大学合作办班,全市公办学校46名名班主任培养对象参加培训,整个培训为期2年,培训分为规划制定、理论学习、实践探索、成果总结四个阶段。培训采取“集中培训、分散研修、导师跟踪、定期交流、考察借鉴”的形式进行,得到学员好评。
四是百名领军教师高级研修班。为造就一批有较高学术造诣和教育教学水平的领军教师,该校与华东师范大学合作,举办了瑞安市百名领军教师高级研修班。学员们走进高校,潜心研修,上海著名专家的报告观点新颖、理念先进、贴近实际、实例丰富,富有激情的生动诠释让学员们耳目一新,深受启迪。学员们还走进上海知名中小学听课交流,零距离体验上海名校随堂课的教学状态,亲身感受先进的教学理念,有效促进了领军教师更快地向纵深方向发展。
积极创新,
干训工作特色鲜明
教育干部的培训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是教师教育工作的重点。两年多来的干训工作在培训理念、课程设置、培训方式、管理模式等方面都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首先是在培训理念上,真正树立起培训的服务意识和质量意识。以满足学员学习需要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在培训前认真做好培训需求调查和培训方案的设计工作,力求培训课程主题突出,贴近学员;在培训过程中,认真做好班级的管理和学员学习生活的服务工作,更多地采取互动参与式、交流研讨式的培训方式,增加了实践考察活动,使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实效性。
其次是在培训形式上,突破了理论讲座加实践考察的传统模式。所有的干训班都安排军训和户外拓展训练,经过两天的军训与户外拓展训练,增进了学员之间的信任、了解和友谊,增强了学员之间的凝聚力,使学员很快转变角色进入学习状态。班集体凝聚力强了,学员之间的学习互动与交流也变得更加容易更加愉快了,学员参加学习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了,满意度也大大提高了。
再次是在管理模式上,进行了项目制团队管理试点。“培训就是一种服务”,高质量的教师培训需要依靠科学系统的的培训管理。传统的组班制已经很难满足学员的个性化、多样化、全方位的培训需求。该校在首期教育系统中青班进行了培训项目团队管理试点,成立了三人培训项目组,一是项目统筹人,负责项目的协调;二是班主任,也就是项目的具体执行人,承担活动设计、课程安排、教授导师的联系等日常管理工作;三是项目助理,重点做好后勤以及与学员的联系等工作。
2013年,教师进修学校将以十八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贯彻执行《浙江省中小学 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若干规定(试行),继续着力实施“四个一”教师培养计划,为加快培养我市专家型名校长、优秀班主任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及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供优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