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市人民防空办公室
居安思危 掌握防空知识
人民防空是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国家安全战略全局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居安”更需“思危”,为了呼唤人们的忧患意识,瑞安市人民防空办公室特别刊登防空防灾相关知识,激发全民理解人民防空、关心人民防空、支持人民防空的事业,使人民防空警报在人民心中永远“鸣响”。
●什么是人民防空?作用是什么?
人民防空简称“人防”。是指国家根据国防需要,动员和组织群众采取防护措施,防范和减轻空袭危害。包括战争空袭的防护、自然灾害的防护和民间人为灾害的防护。随着社会发展,民防逐步向保护生态环境、人道主义救援等领域拓展和延伸。我国于1992年加入国际民防组织。
●人防有哪些任务?
人民防空的根本任务是保护人民群众的安全,避免或减少经济损失,以及在遭破坏的地区做好救护和紧急修复工作。
人民防空的战时任务:建立各级人民防空指挥部,统一领导城市防空袭斗争;根据战时城市防空指挥机关的决定,发出防空警报;组织人民群众疏散隐蔽;组织防空专业队伍和人民群众消除空袭后果,支援城市防空作战;组织实施城市灯火管制;指导居民开展自救互救;协调有关部门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
人民防空平时的任务:制定和实施人民防空建设的有关法律法规;加强人民防空组织指挥建设,拟制城市防空袭方案,人口疏散计划和各种保障计划;搞好人民防空警报建设;搞好人民防空工程建设;开展人民防空宣传教育工作及人民防空科学研究工作;加强防空专业队伍建设;组织或参加城市重大自然灾害和工业突发事故的抢险救灾等。
●什么是人防工程?
人防工程是用于保障战时人员与物资掩蔽、防空指挥、医疗救护等而单独修建的地下防护建筑,以及结合地面建筑的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
●使用人防工程应注意哪些事项?
(1)在听到防空警报信号后,要保持沉着镇静,服从城市人防指挥部的统一指挥,迅速而有秩序地做好防护准备,准备好进入人防工程掩蔽携带的生活用品。
(2)要懂得各种防空警报信号及其相应的行动内容,熟悉自己隐蔽工程的位置、通往工程最短的路线,以及人防工程入口白天、黑夜的识别标志。
(3)听到空袭警报后,要以最快的速度进入附近的人防工程。进入人防工程时,服从人防工作人员的组织指挥,切忌拥挤在工程口部,影响进入工程的速度。
(4)在核、化、生武器袭击后进入人防工程的人员,应在工作人员指导下进行洗消,通过检测后方能进入人员掩蔽室。
(5)在人防工程内严禁使用明火,不吸烟、少饮水,不随地大小便,饮食残余物、垃圾要集中密闭存放。
(6)在人防工程内要安静坐、卧,少活动、不打闹,保持体力,减少工程内氧气消耗。不要乱动工程内的各种设备。
(7)当工程局部发生坍塌、漏毒等意外情况时,要利用简易防护器材进行个人防护,并听从指挥,有秩序地转移或进行隔绝防护工作,切不可产生混乱。
(8)空袭警报解除前,隐蔽人员不得开门离开工程,防止周围受污染空气和放射性物质被带入工程。警报解除后,要防止人员突然拥出人防工程,造成混乱和拥挤。
●进入人防工程隐蔽个人需携带哪些物品?
(1)证件类:身份证、学生证、工作证、信用证、保险单、现金等。
(2)饮食类:食物和必需的简单餐具、优先携带婴儿食品,少量的饮水及饮水净化剂和饮水消毒剂(两天用量)。
(3)服装类:个人的衣服和简易呼吸道和皮肤防护用品。
(4)工具类:防护眼镜、多用工具刀等。
(5)照明类:手电筒、蜡烛、火柴、电池等。
(6)清洁类:毛巾、纱布、卫生纸和塑料袋之类清洁用品。
(7)药品类:急救药品、急救包、抗生素、食盐、消毒剂、防蚊虫药剂、个人特需药品以及碘化钾抗辐射药品等。
(8)卧具类:棉被或毯子。
(9)其他类需携带的物品。
上述物品要放入合适的包内,家里每个成员的东西要分开放,体积不超过肩宽,重量不超过20公斤。为了空出双手,使动作更方便,应尽量采用双肩背方式。
●国家规定防空袭警报信号有哪三种?市民听到警报后要怎么做?
国家规定防空袭警报信号分为预先警报、空袭警报、解除警报三种。
预先警报是预先告诉人们敌人即将空袭城市,要求做好空袭的准备。规定音响信号鸣36秒,停24秒,重复三遍为一个周期,时间为3分钟。听到预先警报时,家庭成员分工行动,密封食品、切断电源、转移易燃物品、熄灭炉火、关闭燃气、关闭水源和门窗等。背起应急包,扶老携幼,快速进入防空地下室掩蔽,所有动作应在10分钟内完成。
空袭警报是表明敌空袭兵器已临近城市,空袭即将开始或已经开始,警告公众迅速隐蔽,规定音响信号鸣6秒,停6秒,重复15次为一个周期,时间为3分钟。听到空袭警报,应进入防空地下室内的人员,应关闭防护密闭门,听从管理人员指挥,遵守掩蔽纪律。来不及进入防空地下室的人员应就近分散到矮墙、花坛、涵洞、墙角等掩蔽,或用头盔、被子、塑料盆、木板保护身体重要部位。室内人员要避开玻璃窗、高大书架、衣柜及吊挂物品等。室外人员要避开高大广告牌、楼房、吊车及高压线等,远离易燃易爆物存放区。
解除警报是表明该阶段空袭已结束,空袭警报解除,规定音响信号连续长鸣一长声,时间为3分钟。听到解除警报并不意味着危险不复存在,还会出现房屋倒塌、大火,附近可能沾染放射性物质,可能染毒或染菌。因此,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清点或携带好自己的物品,有组织地撤出危险区域,进入安全地带。
●核武器袭击时有哪些防护办法?
一是利用人防工程防护。听到预备防空警报后,应立即切断电源,熄灭炉火,携带个人防护器材和生活必需品,迅速有序地进入人防工程掩蔽。
二是利用地形地物防护。见到核爆炸闪光未能进入人防工程或其他掩蔽场所的人员,应立即利用就近地形地物,横向爆心卧倒。地物较小时,应重点防头部,并避开高层建筑及易燃、易爆物品。在开阔地上的人员,应迅速背向爆心卧倒,双手交叉垫于胸下,脸部尽量贴于两臂之间,闭眼、闭口、腹部微收,停止呼吸。巨大响声过后,迅速戴上防毒面具或口罩,掸掉身上的尘土,对裸露皮肤进行必要的防护,就近寻找人防工程掩蔽。室内人员见到核闪光后,应靠墙根、屋角或在床下、桌下卧倒或蹲下,并注意避开玻璃门窗或高大柜架,以防玻璃碎后或重物倒下时造成间接伤害。
●染上化学毒剂怎么办?
沾染化学毒剂后要及时消毒。当毒剂滴落到人身上时,应立即脱去染毒服装,或撕去染毒部分,用棉花或干净土块吸去皮肤上的毒剂液滴,吸擦时要防止扩大染毒面积。然后用棉球蘸专门的消毒液擦拭消毒,或用5%至10%的小苏打水、肥皂水或大量清洁水冲洗,并多次漱口,且越及时越好。
对染毒服装消毒,应在远离居住区的下风方向,用2%的小苏打水煮沸30至60分钟,非棉织品可用热蒸气消毒。暂时不用的衣物,可用通风、日晒的方法消毒。
食品染毒后,有包装类只需对包装表面消毒即可,无包装类一般均应销毁。
水源染毒后,应利用就便器材净化。如在水中加入适量漂白粉和混凝剂,搅拌均匀,沉淀后过滤净化,经检验无毒后方可食用。
(陈艳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