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市海洋与渔业局
从“海洋大市(县)”向
“海洋强市(县)”迈进
■见习记者 钱枫枫
我市行政管辖海域3037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30.33公里,拥有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98个,海区生物种类1140种,发展海洋与渔业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近年来,市海洋与渔业局根据瑞安的海洋经济、渔业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要求,以“突出一个重点、注重三大提升、完善五大体系”为主线,积极推进海洋与渔业产业转型发展。在实现我市海洋与渔业事业平稳健康发展的同时,又依托海洋资源和产业优势,从“海洋大市(县)”向“海洋强市(县)”迈进。
加工行业 敢为人“鲜”
瑞安是一个海洋与渔业大市(县),目前拥有水产品加工企业32多家,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温州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家,瑞安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4家;国家名牌产品1个,省级名牌产品4个,省级著名商标3个。
我市水产加工业在创新虾虮、鱼生、泥螺、炝蟹等传统腌渍水产品新工艺同时,开始向“方便化、营养化、多样化、成品化、卫生化”方向发展,先后开发了丁香鱼、红虾片、人造蟹肉棒、鱼糜火腿肠、膨化鳗片、芙蓉虾仁、香酥小黄鱼等;“华盛渔加1号”敢为人“鲜”,开创海上即时加工的先例。
我市共有水产加工企业30多家,冷库15万吨,其中万吨级冷库5座。华盛水产加工厂建成温州首家万吨冷库及占地50余亩的现代化加工车间;华忠食品有限公司的6万吨级冷库则是浙江省最大单体结构型冷库。
目前,我市已有4家水产加工企业被省农业厅、科技厅命名为科技型企业,分别承担农业部、省、市科研部门下达的科研项目;3家研发中心被评为浙江省农业科技研发中心。顶味食品有限公司引进的美拉德反应和超微生物食品工艺新技术,属于世界水产品加工应用高新技术范例。
据统计,2012年,我市水产品加工产量10万吨,产值14.5亿元,比“十一五”初同比增长120%,出口创汇8055万美元,比“十一五”初同比增长66.78%,连续多年跻身全国水产品批发20强市场。我市也先后被命名为中国特色水产品加工之乡、省科技兴海海产品精深加工示范基地、浙江省十大渔业强市(县)。
养殖行业 多元发展
我市现有水产养殖面积2646公顷,其中海水养殖面积1544公顷,淡水养殖面积1102公顷。现已建立国家级无公害产品22个,省级无公害基地13个,总面积294.8公顷。
北麂成为了发展海产品养殖业的首选之地。市海洋与渔业局将用3年时间,在北麂建成海面90亩、水体为78万立方米的高标准无公害高档海产品岛礁拦网养殖精品园,届时年产接近野生品质的大黄鱼、鲍鱼等高档海产品可达8万公斤,产值3400万元。
早在2010年时,我市的渔业养殖就已跑在温州前列。据统计,当年我市海水养殖总面积已达1.1万亩,养殖产量约0.7万吨,主要养殖类型为海水池塘养殖、滩涂养殖及浅海养殖,海水养殖业向养殖品种多元化、养殖方式混养立体化方向发展。浅海养殖网箱发展到4555平方米。
“去年我市一大批高效生态养殖业和新品种养殖项目顺利展开。如金海水产养殖场实施的南美白对虾大棚高位池生态养殖示范,团前的江蟹养殖,北麂的海带养殖和章鱼养殖等,高楼的娃娃鱼繁殖养殖,高楼的高标准化稻田养鱼,陶山的龙虾养殖,汀田的美国珍珠鳖的养殖等已初具规模。”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吴学彬说,“为了渔民的增收,还抓紧现代渔业园区的建设。目前,省级神洲休闲渔业精品基地建设已通过验收、挂牌。”
岛屿众多 风貌独特
我市岛屿众多,拥有陆域面积500 平方米以上的海岛98个,已开发利用的无居民海岛有39个。
铜盘岛海洋特别保护区位于飞云江口以东海域,由大北列岛的铜盘岛、长大山、王树段岛、荔枝山、山姜屿、金屿、王树段儿屿等9个大小岛屿及附近的海域组成,是一个以自然遗迹保护、海洋生物资源保护为主题的综合型海洋特别保护区。海岛陆域面积约1.38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2.08平方公里,隶属瑞安市东山街道办事处。
铜盘岛的地质地貌资源尤为引人注目,拥有海蚀洞穴、风蚀地貌、百步岩、球形风化等自然景观以及遍布全岛、类型各异的大小岩脉,在浙江沿海岛屿中独树一帜,有“海岛地质公园”的美誉。铜盘岛、长大山、王树段岛等主要岛屿植被状况良好,初步勘查记录到120多种维管植物。铜盘岛附近海域为浙南著名渔场,也是我市的重要渔业生产基地之一。
铜盘岛旅游开发等一系列海洋工程建设也已在规划或审批中,即将启动。
海洋经济 扬帆启航
全市海洋经济总产值近5年来平均年增长7%左右;水产品总产量、渔业总产值连续6年达到“双十”(即产量超过10万吨、产值超过10亿元),渔业总产值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70%。特别是2012年渔业总产值达36亿元,其中加工产量达10万多吨,产值超15亿元。建港、筑堤、回填、软基处理等海岸、海洋工程项目更是不断增多,海洋工程建筑业呈现快速增长势头。
瑞安市北麂一级渔港与东山埠渔港下埠港区自2008年分别列入《浙江省沿海标准渔港布局与建设规划》。两座渔港工程总投资1.8亿元,建成后港池总面积达30万平方米,能够容纳全市450多艘渔船就近安全避风、停泊。目前,东山埠渔港下埠港区工程已经完工,能够提供近200多艘渔船进港安全避风。北麂一级渔港已经完成北防波堤、港区道路、管理房及部分南防波堤基础建设,完成总工程量3/4以上。
目前,规划建设的28700亩丁山三期西片围垦养殖用海项目已审批,即将启动,66500亩的瓯飞工程瑞安段的项目也已在大力推进。在不久的将来,这10万多亩的滩涂又将出现热腾腾的建设场景,给予了瑞安海洋经济发展无限的憧憬。
按照《瑞安市海洋经济“十二五”规划》,我市将以城市总体规划、海洋功能区划为依据,与沿海产业带规划相衔接,按照“一轴、一核、三区、两岛”框架展开布局,形成海岸带、围垦区、岛屿、近海梯次展开,海洋产业协调发展,整体效益显著的海洋开发总体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