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塍
组建老板消防队
【新闻回顾】
1998年7月,经市政府发文,莘塍镇中村村正式成立我市首支志愿消防队,每逢镇区域内有火情,这支队伍凭着地形熟悉、灵活机动,第一时间赶到火场扑救。15年来,这支“老板消防队”平均每年参与扑救火灾80余次,已累计投入100万余元,其中50余万元是队员们自掏腰包。
2013年6月的一天,记者走进莘塍中村志愿消防队,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辆红色的高压水炮车,车身上写着“莘塍中村志愿消防队”和一个尾数是“119”的座机号码,这已是他们的第7代“战车”。墙上,挂着该消防队自1989年起使用过的消防车照片,其中不少照片已发黄,散发着浓郁的历史感。“‘第一代’我们就是用一辆手推车加一个水袋去灭火。三轮卡车是第二代,后来还用过吉普车、改装的厢式小货车、水罐车……”现任队长李明忠指着照片如数家珍地向记者叙说着消防队的故事,“现在我们不仅有了专业消防车,还自费安装了接警电话,联网到队员家中,遇到火警一按电铃,不管白天黑夜,所有队员都能闻警即动。”
在莘塍中村志愿消防队里,类似的英勇救火事迹还有许多。
这支民间老板消防队成立后,队员们的身影频繁出现在火场中,得到了当地及周边群众的一致好评,也引起了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1998年7月,经市政府发文,莘塍中村正式成立我市首支村级志愿消防队。
在一堆资料中,记者看到了一张已褪色的志愿消防队签订的契约,上面写着:“志愿消防队是自愿筹资、自愿入队、无私奉献的队伍。经大家协商同意,今后出车救火如发生问题和其他事项,一切责任由大家负责。中途不能退队,大家同心协力,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出更大贡献。”这段文字的下方是17名队员的签名和手指印。据悉,1998年9月5日签订契约的时候,只有12人,后来又加进了5人。
谈起救火,李明忠记忆犹新,2006年5月20日晚23时40分,莘中路一民房发生火灾,他们仅用5分钟时间便赶到现场。几名队员握着水枪冲进浓烟中,掩护被困人员逃生,受困火场的13名人员被成功救出。2007年7月的一天,莘塍一聚脂仓库发生大火,中村志愿消防队最先到达现场。队员李明武和同伴抱着消防水枪冲进火场控制火势时,仓库上方的建筑玻璃发生爆裂,掉下的玻璃,将李明武的手臂划开了一道长达10厘米的血口,一条筋被割断……
据悉,目前这支志愿消防队共有队员16名,其中年龄最大的60岁,最小的30岁,大多是私营企业主或个体户。该消防队成立至今,已累计投入100万余元,其中50余万元是队员们自掏腰包。这些队员没有工资、没有福利,一些人平时做生意非常忙,但一有火警,他们再忙也会赶来救火。除了莘塍外,他们的足迹还涉及上望、汀田、塘下、飞云、仙降、湖岭等地,并时刻准备着下一场战斗。
“现在消防安全生产抓得严,火灾少多了,‘三合一企业’基本上看不到,老百姓的消防意识也在不断提高。”李明忠笑着介绍,“记得六七年前,平均每年都要参与救火80余次,之后便开始逐年下降。今年以来,共参与救火行动8次,都是较小火灾。但不管怎样,我们肯定还会一直坚持下去,直到将火灾降到最低为止。”
据悉,在莘塍中村志愿消防队的影响下,目前上村、下村、仙甲、西岸、垟底等附近村居的老板们也纷纷成立了自愿消防队。莘塍街道消防工作站站长林剑荣介绍,目前该街道的村级志愿消防队共有9支,其中有两支还配备了专职消防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