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市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
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促进两个健康发展
市工商联名片
1956年9月成立瑞安县工商业联合会。1994年12月市工商联增挂瑞安市商会牌子,2004年更名为瑞安市总商会。现任市工商联第十届执委会主席、总商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长为浙江通力重型齿轮有限公司董事长项建忠,党组书记为中共瑞安市委统战部副部长沈永锋。
市工商联(总商会)执委(理事)143名,其中副主席21名,副会长18名,常委(常务理事)65名;下有15个镇街商会(工商联分会),主管全市工商经济领域中的行业协会商会,会员数5651个;非公经济人士中有全国人大代表1名,省人大代表1名,温州市人大代表10名、温州市政协委员2名,瑞安市人大代表24名(其中市人大常委会常委4名)、瑞安市政协委员45名(其中市政协常委5名)。
工商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非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为主体的人民团体和商会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纽带,是政府管理和服务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具有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有机统一的基本特征,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3年来,市工商联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意见》(中发16号)文件精神,不断取得新的成绩,获得“省工商联系统先进集体奖”、“参政议政先进奖”、“宣传工作先进奖”、“优秀调研成果三等奖”,“温州市服务经济工作奖”等一系列荣誉。
近年工作:围绕五项职能 创先争优成绩斐然
近年来,市工商联充分发挥五项职能作用,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是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引导作用
市工商联通过报告会、专题讲座、论坛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帮助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树立正确的政治导向和价值观。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义利兼顾、以义为先。开展多种扶贫济困、慈善捐赠活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通过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展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的风采。《瑞安商会》杂志、瑞安商会网发挥宣传平台作用,塑造“底蕴深厚的文化瑞商,根基牢固的信誉瑞商,发展良好的实力瑞商,勇于进取的活力瑞商”的良好形象。
二是充分发挥政治生活社会事务作用
建立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综合评价体系,增强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和针对性。协助市委统战部开展培养选拔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工作,现担任全国、省、温州、市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代表人士有83位。近年来,瑞安市级工商联界别政协委员每年提交提案30件以上。在近两届市政协大会上,《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对我市企业的影响及建议》等11件被评为重点(优秀)提案。对市直有关职能部门开展民主监督,促进作风转变,改善企业发展软环境。
三是充分发挥管理服务非公经济助手作用
积极缓解金融危机。针对近年金融危机,引导行业协会商会建立应急借贷互助基金,与多家银行、融资担保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有效解决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向市委市政府提交《关于我市企业贷款担保所引发问题的报告》等5项建议和报告;成立临时应急服务协调小组,为受联保互保、民间借贷殃及出现危机的企业制定解救方案,为维护经济秩序稳定发挥了作用。
搭建平台促进发展。建立市工商联经济法律服务中心,并在镇街商会、行业协会商会中设立了13个工作服务站;特聘14位异地瑞安商会会长担任市总商会顾问,建立异地瑞安商会联谊会,促进沟通交流、内外互动。组织企业赴意大利、芬兰等多个国家,参与投资洽谈会、合作论坛等活动;与全球中小企业联盟合作,进行商务洽谈。
服务企业提升素质。邀请国家财政部、中国安全生产研究院、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及温州市委党校等专家学者来瑞授课,多个专题培训被市委列入中心组学习内容。与上海华山医院合作,组织了800多位企业家进行PET/CT健康体检。
四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改革促进作用
2012年,市工商联成为全市工商经济类行业协会商会业务主管单位,积极履行工作职责,促进行业协会商会规范化管理。五镇十街全部建立商会(工商联分会),组织网络覆盖全市。镇街商会、行业协会商会在规划行业发展、促进行业转型升级方面发挥了有效作用。一批行业协会商会被各级授予优秀社会组织等荣誉称号。
五是充分发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作用
2012年开始,市工商联作为市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机制中的企业家方代表,积极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推动和谐企业建设。积极开展新居民矛盾纠纷联合调解机制工作、“双爱”活动、“民营企业思想文化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特别贡献奖和工作创新奖”评选活动。
今年工作:突出扶工主题 全面提升服务水平
按照市委要求,全力做好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紧紧围绕“打造品质之城,建设幸福瑞安”这一战略目标,立足经济主体,争当助推转型的服务者;发挥界别优势,争当民主政治的促进者;强化责任意识,争当社会稳定的维护者。
一是继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结合党的群众路线、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抓好培训教育工作,组织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深入学习十八大精神和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深入研究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的新动态新变化,创新模式,针对性地做好宣传工作,充分发挥非公经济舆论宣传主阵地作用。加大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开展首届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评选表彰活动,激发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创业创新热情。
二是深入开展参政议政民主监督
创新三项工作。一是开展“参政议政提质行动”, 谋长远之计,建睿智之言,行监督之职,献务实之策,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有效施政提供有益参考。二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形成有见地的议案提案,着力破除发展障碍。三是开展“民主监督提效行动”,推动行风整治、环境建设、项目推进、破难行动等各项工作。
三是着力推进非公经济健康发展
结合“千名干部下千企解千难”活动,深化“百日扶工”大行动,助推振兴实体经济政策的宣传和落实,千方百计为非公企业排忧解难,更加主动提供信息、融资、技术、人才、法律等服务。广泛深入宣传市政府“1+X”扶工政策,引导我市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做强实体经济。深化金融服务,成立市总商会应急转贷基金;促进中科瑞商股权投资创业基金发挥作用。健全市工商联异地瑞安商会联谊会机制,加强内外互动,广泛宣传瑞商回归的政策举措,引导瑞商回归发展。
四是发挥社会管理协同作用
做好四项具体工作。履行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成员单位职责,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引导企业参加社会慈善事业、光彩事业、扶贫帮困、慰问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践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公民形象;把弘扬“优秀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精神与企业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建立市总商会联合党委。扩大党组织覆盖面,制订相关规章制度,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建教育活动。
五是全面夯实工商联工作基础
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更好发挥工商联在我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以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综合评价工作为抓手,建设一支懂政治、顾大局、会业务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队伍。组建市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培养和造就一批推动企业传承发展、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富于温州人精神的新一代优秀企业家;加强工商联机关建设。深入开展“五型机关”创建活动,树立工商联干部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