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中
晋升省重点中学
【新闻回顾】
1996年,瑞安中学被正式确定为省一级重点中学。彼时,该校有高中部19个班,学生900余人;在编教职工109人,其中高级教师22人;校园占地面积3.58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8226万平方米。
扩大办学规模
提升教学质量
2003年,瑞安中学完成了整体搬迁。新校园迁至位于瑞安市安阳镇桃枝山畔,总投资2亿元人民币,占地228亩,建筑面积达7万平方米,共有228名教师(其中特级教师4人,高级教师100人),54个班级共2300多名学生。
在扩大办学规模的同时,瑞安中学也紧抓教学质量的提升。2006年、2009年和2012年,连续三届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荣获全国学校文化建设金奖。不仅如此,鉴于瑞安中学悠久的历史、丰硕的办学成果,国际小行星委员会还于2005年将4073号小行星命名为“瑞安中学星”,在全国中小学中属于首次。
瑞安中学,就像那颗“瑞安中学星”一样,不断折射光芒。
鼓励发明创造
致力课程改革
鼓励学生发明创造,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是瑞安中学的一大特色。不仅如此,为了使传统项目顺应时代、科技的发展,瑞安中学不断在传统项目上创新,从小发明小创造,到现在的智能机器人创新实践持续探索30多年,并在1996年之后连续举办16届瑞安中学科技节。正是这种不断创新变化的精神,使得学校获得了“小发明家的摇篮”的称号,被评为全国青少年科技活动和创造教育先进集体、省创新教育先进集体。
这种创新精神也体现在对课程改革的进程中。
瑞安中学素有教育教学改革的传统。创办人孙诒让认为,新教育观念的核心在于强调“惟其致用,以应时需”。而这种先进的理念得以传承,在建校百年之际,瑞安中学发扬百年淬砺的瑞中精神,在全国率先实行选课走班的实验,充分利用瑞安中学校园、校友、校史的有利条件,发挥学校教师的特长,研发和开设了丰富的选修课程。而现在,共开发106门选修课程,知识拓展类共61门,职业技能类共16门,兴趣特长类共14门,社会实践类共13门。
继承传统精神
翻新校园文化
瑞安中学一直是传统与创新的结合者。在百年发展历程中,瑞安中学继承传统精神精粹的同时,也不断翻新校园教学方式和文化。
学校以中美合作课程项目为先导,构建融中外课程为一体的课程体系,促进普通班教学的国际化,逐步建立多元化培养人才体系。而开展社团活动则是瑞安中学繁荣校园文化、构建人文环境的有效途径之一。从1984年首建西岘文学社至今,已形成了20个学生学习型文化社团。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根据个性特长和兴趣爱好选择文化社团,并担任社团指导师。
“甄综术艺、以应时需”的校训,鞭策着一代又一代的瑞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