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共舞 城乡共荣
东山街道致力打造现代化滨海强街
■记者 陈瑞建 通讯员 张澄永
东山街道位于市区东部的飞云江畔,沿江跨海,北连安阳新区,南接经济开发区,拥有陆地面积28.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下辖5个社区(北麂、北龙两个海岛社区和烟墩山、毓蒙、港口三个陆地社区)、17个行政村,户籍总人口30500余人,外来人口约41200人。
经济发展区块明显
东山街道人杰地灵,在历史上就有较强的商品经济意识和艰苦创业精神。早在20世纪四十年代初,浙南机械工业鼻祖、著名“双麒麟”牌弹棉机创始人李毓蒙先生就在这块土地上兴办实业,为以后浙南机械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东山街道的工业经济走上发展的快车道,现已形成制鞋、机械制造、机电、服装针织、水产加工、制冰等六大主导行业。近年来,东山街道大胆培育资本、人才、劳动力、房地产等各类生产要素市场,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明显上升。2012年,全街道实现工业总产值91.2亿元,规模以上企业产值80.5亿元。
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作为温州大都市区南翼中心城市瑞安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山街道以建设“现代化滨海强街”为目标,高起点、高品位、大手笔做好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文章,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市功能不断完善。
近年来,东山街道大力实施舒适环境创造工程,通过克难攻坚、“四边三化”大行动等,辖区内违章建筑、脏乱点得到全面整治。作为2012年度温州“互看互学”活动瑞安四个示范点之一,东山街道“村房两改”工作受到各级领导的广泛好评。如今中埠村A地块、肖宅村整村改造项目顺利开工,上埠村菜市场返回地按相关程序进入挂牌出让供地手续,下埠村新农村试点工程进入附属设施建设阶段。而街道集中力量攻克滨江大道建设工程(下埠段),则使滨江大道实现全线贯通。
东山街道同时重视“双北”建设,积极打造生态海岛,投资4300万元实施“金太阳”光伏工程,年内将实现太阳能供电;积极推进建造北麂环岛公路,加快北麂渔港建设;不断增加投入,加强北龙渔业基础设施建设。
党建创新助力产业
海洋渔业是东山的支柱产业。近年来,东山街道积极引导渔民加快渔业产业结构调整,渔业生产逐年稳步发展。如今,全街道拥有50多家海洋渔业企业,年产值达45亿元,产业覆盖海洋捕捞、海洋养殖、水产冷冻、冷冻储存、水产品深加工,上、中、下游产业链紧密联系,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区域经济体系。
针对辖区内海洋渔业行业性特征明显的特点,东山街道积极探索产业链党建工作。以东山街道海洋食品行业党总支为龙头,把党的组织延伸到上下游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建立起以行业龙头带动,以组织为引领,以行业为依托的“行业龙头+中小企业+党组织”党建新模式。党组织与非公有制企业的紧密结合,为东山海洋渔业蓬勃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文化是一个地方的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近年来,东山街道重视文化建设,并为之作出了不懈的努力。2012年,东山街道举办“美丽塘河、幸福东山”等12场主题文艺演出和“渔文化”主题摄影大赛,建成一批农家书屋,大大丰富居民文化生活。今年,东山街道又在5月至7月上旬相继推出以“打造幸福社区,共建文明东山”为主题的首届社区文化艺术节。通过举办文艺、体育、摄影、电影、读书、网络与科普类系列活动,传播了先进文化,活跃了群众生活,密切了邻里关系,增强了社区活力,营造了“文明东山、活力东山、平安东山、和谐东山”的文化氛围。
2013年,东山街道积极围绕“打造品质之城,建设幸福瑞安”这个目标,立足东山发展实际,以固定资产投资、城乡统筹综合改革、城乡环境再造三项重点工作为主线,以重项目、抓统筹、强攻坚、保平安、惠民生为抓手,坚定不移地推进东山经济社会转型,把东山建设成为海陆共舞、城乡共荣的现代化滨海强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