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前,本报纪实报道我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过程
如今,这张“金名片”熠熠生辉
【新闻回顾】
2005年2月,国家旅游局发文,正式命名我市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这是我市获得的首张社会事业“金名片”。
当年1月27日至29日,国家旅游局验收组对我市进行创优终审后,在通报会上高度评价了我市创优工作。
2005年1月18日,在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验收组来瑞对创优工作进行终审之前,本报5版做了《打造社会事业“金名片”——我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纪实》报道。当时,已通过国家3A旅游区评定的玉海楼和省级风景名胜区寨寮溪景区正在争创国家4A级景区。
八年过去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建成后的瑞安,大大拓展了旅游品牌、形象、知名度,丰富了我市旅游城市的文化内涵,一改我市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没有一处4A级旅游区(点)的局面。“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这张“金名片”熠熠生辉,全市风景旅游接待总人数保持快速增长,目前,旅游事业得到全面、蓬勃发展。
国家4A级旅游景区建成
有山有水、有江有海,背靠山、面朝江、东临海……风景旅游资源占国土面积达20.8%的我市是旅游资源大市,拥有七大风景名胜区、十大旅游区(点)和一处国家级森林公园,是一座山水自然秀美的滨海之城。
作为素有“理学名邦”、“东南小邹鲁”美誉的瓯越古邑,瑞安历史文化名人辈出,国家级文保单位玉海楼、石棚墓、“天下第一井”、千年木活字印刷村、“神州第一石殿”、“中华进士村”等众多文化历史遗存构筑了特色的瑞安旅游文化。
秀丽迷人的自然景观与底蕴深厚的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别具魅力。2005年,我市成功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寨寮溪风景名胜区位于瑞安市西部,总面积174.8平方公里,拥有寨寮溪、九珠潭、花岩、漈门溪、龙潭、回龙涧、玉女谷、腾烟瀑、飞云湖9个景区,其中漈门筏趣、寨寮秀溪、花岩叠翠、九珠凝碧合称为“寨寮四灵”。1992年,省政府批准寨寮溪风景名胜区为第二批省级风景名胜区。
自寨寮溪风景名胜区设立以来,我市就把发展寨寮溪风景名胜区旅游业作为全市旅游业的龙头来抓,制订了《寨寮溪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3年-2020年)。通过加强旅游交通建设,完善景区交通网络、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增强景区服务功能、加强景区资源保护,保障景区可持续发展等措施。不负所望,2008年,寨寮溪风景名胜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提升了我市旅游产品的品牌、形象、知名度,丰富了我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内涵,一改我市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没有一处“4A”级旅游区(点)的局面。
2008年,寨寮溪风景名胜区还被评为浙江省最佳避暑胜地、省级风景名胜区,寨寮溪花岩景区被评为温州市级文明旅游区点,寨寮溪风景名胜区九珠潭、漈门溪景区和桐溪风景区通过温州市级文明旅游区复评。
2009年,经浙江师范大学有关领导、专家多次实地考察指导,浙师大美术学院实践教学基地正式落户寨寮溪风景名胜区,各地的师生、画家纷纷慕名前来创作写生,用艺术的手法完美地再现寨寮溪景区的自然人文资源,不仅提升了寨寮溪景区的知名度,还吸引了客源,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2012年11月,寨寮溪顺利通过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复核,检查组认为寨寮溪风景名胜区的风景资源丰富、品质高,特别是对东源木活字印刷术的文化内涵保护和深入挖掘给予充分肯定。
我市对寨寮溪的建设从未停止过。去年,市政府审议通过相关方案,要求2014年底完成九珠潭环路栈道、入口形象、服务休闲设施,东源木活字印刷术文化村整体开发,东源入口区、展示馆扩建工程等。2015年底完成花岩景区服务站及亭廊、五云山岳顶花园避暑区开发、游步道、生态解说牌等建设。
旅游重点招商项目
进展如火如荼
据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2年,全市风景旅游接待总人数约510.33万人次,同比增长约17.91%;旅游总收入约43.6亿元,同比增长约18.12%。据市统计局测算,旅游业增加值对GDP的贡献率为7.8%,较上年增加2.1个百分点。八年来,每年全市风景旅游接待总人数均保持快速增长,蓬勃发展的旅游建设项目正是原因之一。
其中2012年,瑞安市风景旅游管理局6个子项目完成投资8242万元,超额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的任务目标。这些项目主要有寨寮溪风景名胜区建设工程、桐溪景区建设工程、铜盘岛综合开发、圣井山建设工程、酒店设施设备购置。
近几年,我市还加大20多个旅游重点招商项目的推广力度,其中包括高楼上泽古村文化休闲度假区、滨海现代农庄、慕尼黑风情度假村、巾仙溪温泉度假项目、巾子山娱乐美食城、东源木活字印刷术文化商务区、铜盘岛景区提升项目……
去年,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试行)》,加大旅游项目建设、旅游企业、旅游市场、乡村旅游扶持力度。文件指出,凡在瑞安市境内开发建设符合旅游发展规划的新景区、景点旅游投资项目,其投资额在3000万元及以上的,项目自营业年度起,所缴纳的营业税第1至2年由市财政按市留部分奖励50%,第3至5年按市留部分奖励40%,所缴纳的企业所得税5年内由市财政按市留部分奖励60%。
该文件规划,到2016年,我市将把旅游业发展成为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转型升级的优势产业和惠民富民的民生产业,努力将我市打造成浙江省旅游经济强市,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700万人次,年均增长10%,旅游总收入48亿元,年均增长10%,吸纳社会直接就业人员16000人以上。
(见习记者 钱枫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