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总工会
发挥工会组织作用 进一步提高工会凝聚力
记者 陈艳/文 通讯员 沈蓓蓓/摄
“全国市级工会财务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工会维权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工会职工法律援助示范单位”、“全省工会财务先进单位”、“浙江省百佳关爱农民工先进单位”、“浙江省工会送文化下基层先进单位”、“全省县级模范职工维权帮扶中心”……市总工会坚持以“打造品质之城、建设幸福瑞安”为奋斗目标,获得了诸多荣誉。五年来,全市工会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发展大局的工作理念,以“建会建家促和谐,维权维稳促发展”主题实践活动为主线,动员引导职工建功立业,大力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着力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全面推进先进职工文化建设,不断加强工会组织自身建设,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科学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和谐企业建设取得新进展
如果说20世纪工会工作的着重点是工人的生活、生产、教育,那么21世纪,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将成为工会工作的核心任务。而大力推进劳动关系和谐发展,加大帮扶工作力度也成了市总工会工作任务中的重中之重。
五年来,市总工会有力地推动了企业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工资协商、民主管理、社会保险等各项制度机制的建设和发展。2012年全市各类企业职工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6.7%,涉及企业1.5万余家,职工33万多人,其中小微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已达到90.8%。
自2006年开始,市总工会连续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有2163家企业参与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率达到90%,其中华峰集团荣获“全国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称号、3家企业荣获“浙江省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称号、16家企业荣获“温州市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称号。
工资协商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据了解,我市工资协商工作走在全省前列,覆盖职工33多万人,规模以上企业已全部签订集体工资协议。截至去年底,全市共签订工资协议2235份,占已独建工会企业的94.5%,涵盖企业3810家,共覆盖职工35多万人,其中职工50人以上企业全部签订工资协议;签订行业性工资协议3份、区域性工资协议2份,涵盖企业810家。
市总工会还联合其他相关部门通过“要约行动”,对工资分配制度、工资标准、年度平均工资水平及调整幅度、奖金津贴等分配办法、工资支付办法等事项作了明确规定。据统计,我市自2001年以来,职工工资年均增长10%左右,今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达到2380元。
履行维权职责取得新成效
过去,劳资纠纷大多靠劳动仲裁机构裁决或法院判决,但案件数量的猛增,使这些部门不堪重负,以至于一些年初发生的劳动争议仲裁案件,要排到当年10月才能处理,由此也出现了集体上访现象。
为破解这一难题,近年来,市总工会高度重视职工法律援助等维权服务工作,深入开展法律援助宣传和咨询活动,扎实做好职工法律援助等维权服务工作,还专门成立职工法律维权中心、劳动争议联合调解中心等,为在我市务工人员提供法律服务。
其中职工法律维权中心受理大量的拖欠工资、工伤事故,对部分家庭贫困的外来务工人员不收代理费,对办案人员取证的交通费、法律文书的打印费等,由维权中心先垫付费用。目前,该中心共接待职工来访6100多人次,办结案件600多件。
劳动争议联合调解中心聘请专职律师担任调解员,其工作职责除了调解劳资矛盾外,还负责相关法律、法规咨询和宣传,分担了职工法律维权中心的一部分工作。据统计,截至去年底,该中心共调解案件80余件。此外,市总工会还直接参与调查处理仙降聚集事件、东山奔腾公司职工死亡群访等事件。
职工文化建设呈现新亮点
近年来,市总工会围绕增强发展软实力,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工人文化宫建成正式对外开放,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积极创建“三位一体职工文化乐园”,开展“送文化进企业”活动。此外,还通过大胆创新,开展各类文体活动,成功举办职工书法美术作品比赛(已到第三届)、职工运动会(到第二届)、职工千人万米健身长跑比赛(到第六届)、职工羽毛球比赛和全市工会干部新春联谊会等。几年来,为广大职工尤其是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业余生活。
“三位一体职工文化乐园”是市总工会近年来力推的为企业职工做实事、做好事的一项特色工作,意在以建设职工书屋、职工学校和职工俱乐部为依托,提升职工整体素质。据了解,到目前为止,我市已创建“三位一体”职工文化乐园温州示范15家、普通150家,瑞安市级示范12家,普通60家;创建“全国职工书屋”2家、“职工电子书屋”160家;市总工会负责人表示,截至2015年,市总工会将在全市各基层工会创建20家“职工文化乐园”示范点,100家普通“职工文化乐园”,使全市基层工会逐步形成阅读条件完备,学习培训经常化,文体活动正常化,广泛覆盖职工群众的读书学习场所和文体活动设施网络。
每年,市总工会都会开展“送文化进企业”活动,活动形式为送演出、送电影、送书籍等。春节期间,市总工会还开展以送春联为主要内容的“送文化”活动到基层,让群众欢欢喜喜过春节。
此外,市总工会借助市职工校的教学资源,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建立市针纺和鞋革行业等12个职工就业(创业)培训基地,为针织、鞋革、汽摩配、电子等行业职工开展农村预备劳动力培训等。
基层组织建设获得新高度
目前为止,全市共有基层工会3361家,覆盖企业6148家,全市有工会会员36.85万人。基层组织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而这与市总工会不断探索灵活多样的建会模式是密不可分的。
2004年,市总工会在塘下镇率先成立了全省首家镇总工会,塘下镇工会从原来的基层工会升格为一级地方总工会,通过完善工会组织体制增强工会力量,更好地维护了职工权益,协调劳动关系。目前,我市已有15个镇街成立总工会。
近年来,市总工会为高效、快速地完成《2011-2013年工会组建发展规划》,与工商、地税、社会保障等部门及镇街总工会加强联系,通过各种渠道对我市企业数和企业建会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全面排查基层工会的职工数、会员数、经费收入、机构设置和工作人员等情况,完善非公法人数据库系统,全面梳理未建工会企业的情况。
据了解,近年来,市总工会积极推进行业性、区域性工会建设,符合条件的社区均要组建工会。目前,全市已有9个行业成立行业工会,77个村居(社区)成立工会。此外,市总工会在条件成熟的企业推行工会主席直选工作,加强工会工作制度建设,开展“三亮”(工会干部亮身份、工会组织亮牌子、工会服务亮作为)活动,完善镇街总工会规范化建设。开展“示范基层工会”创建活动,进一步加强基层工会的规范化建设。
开展扶贫帮困创出新业绩
双节期间慰问发放款物51.2万元;组织优秀新居民职工免费乘机返乡;向在高温下辛勤工作的万名职工送上消暑品;帮助贫困学子圆就学梦;为困难职工提供生活救助1182人次;为困难职工提供法律援助513人次;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就业岗位932个;为困难职工提供就业培训15010 人次;为102家企业7788名优秀职工进行免费体检;办理职工互助保障计划8540份……这一组组数据是2012年市总工会“送温暖”的成果。近几年来,市总工会开展以“情系职工、温暖家园”为主题的系列送温暖活动,为困难劳动模范、因病致贫职工、困难劳务派遣工、困难农民工等送上党和政府的关怀。
据了解,目前瑞安职工总数32.3万人,已经建立困难职工档案的困难职工家庭1691户,近几年来,每年都有近百户困难职工家庭在经过工会帮扶实现脱贫,其中2012年脱贫家庭更是达到113户。
为更好地服务广大困难职工,市总工会打出一个个帮扶品牌,着力办好扶持就业“送岗位”、帮扶救助“送温暖”、提升素质“送教育”、法律援助“送关爱”、丰富生活“送文化”、人文关怀“送健康”、服务劳模“送待遇”、后勤保障“送温馨”等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