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市司法局
践行司法行政为民
服务经济社会转型
■通讯员 陈方慧
去年以来,全市司法行政工作以推动改革、促进发展、推进法治、维护稳定作为出发点和着力点,充分发挥法制宣传、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三大职能作用,努力拓展法律服务领域,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市司法局被授予瑞安市2012年度综合考绩优秀单位,在温州市各县(市、区)司法局2012年度司法行政工作综合考评中位列温州市第二,创历史最好成绩。
抓调处保稳定,矛盾纠纷化解防线进一步延伸
去年以来,市司法局以“大调解促大和谐”为工作思路,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充分整合调处资源,在不断巩固“六对接”调处机制的基础上,组建市新居民矛盾纠纷调委会和市婚姻家庭纠纷调委会,在温州市范围内率先构建“诉调”、“检调”、“交调”、“警调”、“医调”、“劳调”、“外调”、“婚调”的“八对接”调解机制。积极促进专业调解组织体系向基层一线延伸,在塘下镇建立“诉调”、“交调”、“警调”、“医调”、“劳调”、“外调”六大对接机制,实现重点镇街“大调解”组织网络的有效对接;为新建的农村社区全面建立社区调委会,基本实现基层调解组织网络全覆盖;加强全市镇街、社区(村居)和行业专业性等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不断健全基层调解工作机制。
去年以来,该局组织开展全市矛盾纠纷“大排查、大接访、大调处”活动和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零激化”活动,有效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去年共受理案件7892件,调解成功7743件,调解成功率达98.1%;今年1至5月,排查矛盾纠纷3184件,调解成功3136件,涉及调解赔偿金额16680.2万元,调解成功率达98.5%,切实促进社会和谐。
抓载体促法治,普法依法治理阵地进一步拓展
去年以来,市司法局以“六五”普法规划实施为契机,加大“六五”普法联络员和普法骨干培训力度,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开展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农民、企管人员、新居民六类重点对象的学法活动。截至今年5月,全市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法律学习参与面达到100%,全市中小学法制副校长的聘任率达到100%,组织专业律师对我市120家企业进行法律知识讲课,超标完成“法律进百企”授课任务,得到企业家的一致好评。
该局不断拓展法制宣传新阵地,全面启动“法律进三所”活动,在看守所、拘留所、戒毒所设立普法教育基地,对外定期组织重点学法对象进入监所接受警示教育,对内定期组织在押人员学习法律法规,着力打造警示教育和法治文化熏陶相结合的全新普法模式。逐步推进“法律新六进”活动,联合全市五大职能部门,以新居民、中介组织、市场经营者等人群为主体,通过执法检查、法制授课、学法评比等活动方式,开展“法律新六进”(即法律进市场、进工地、进中介、进网吧、进家庭、进出租房)活动。在瑞安日报、瑞安广播电台、瑞安电视台同步开设《司法行政经纬》专栏,同时还运用新浪微博、楼宇视频、车载电视等新兴媒体开展法制宣传工作,积极扩大普法宣传的覆盖面。
该局还创新法制宣传形式,成立全省首家少年律师学校,打造万松山法治文化园、华瑞社区法治文化长廊等一批普法新阵地,创建法律夜市、法治书画展、法治一条街等多种普法新形式,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法律服务万家、普法春联下乡”、“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暨第四届法治文化节等系列法制宣传活动。去年共组织法制宣传活动228场次,举办法制文艺演出115场次,全面形成了“听”、“看”、“做”全覆盖的“感受法治”形态。
抓监管提质效,特殊人群帮扶力度进一步增强
市司法局不断深化社区矫正规范化建设,努力实现社区矫正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制定下发《关于开展“社区矫正基层组织队伍建设年”活动的实施意见》,在全市102个社区设立社区矫正工作站,开展社区矫正工作规范化创新管理试点,在锦湖街道召开全市社区矫正执法规范化示范会,通过学习锦湖经验模式,规范社区矫正人员的“集中点验”、“入矫宣告”、“集中学习”、“训诫教育”和“警告惩处”5个监管环节,以点带面确保社区矫正工作“不添乱”、“不出事”。
进一步完善三级帮教网络,把安置帮教工作纳入镇街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考核。创新重点对象管理方式,实行分类管理制度,全面落实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办法。投资启动市阳光之家安置帮教基地二期扩建工程,大幅提高“三无”社区矫正人员和刑释解教人员的过渡性安置量。目前,我市刑释解教人员2681人,在册社区矫正人员791人,没有发生脱漏管和重新再犯罪现象,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抓举措扩领域,法律服务工作成效进一步显现
市司法局坚持将“法律体检”作为律师服务中小企业的品牌项目和有效载体,积极实施深度法律服务模式,深化企业法律顾问工作。去年成立中小企业律师服务团和律师普法宣讲团,联合市工商联建立经济法律服务中心,组织开展“律师服务中小企业发展”暨企业“法律体检”专项行动,为中小企业进行法制宣传、法律把关、风险把控和政策研究。去年共走访中小企业712家,开展企业“法律体检”198家,提出法律意见(体检报告)153条,挽回或避免损失20.5 亿元。今年以来,共对98家规模以上企业进行了“法律体检”,为359家企业提供了一般性服务,出具法律意见82份,审查企业规章制度、合同289件,帮助修订法律文书128件,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67场次,提供法律咨询2631人次,挽回经济损失4.35 亿元。
政府法律顾问、农村法律顾问、企业法律顾问三支队伍进一步健全,目前,政府部门、镇街法律顾问配置率达80%,农村法律顾问覆盖率达90%,社区法律顾问覆盖率达100%。
公证服务城乡统筹改革活动扎实开展,实行公证办证“窗口下移”,在重点镇设立公证服务站,在重点农村社区设置公证服务热线,推行周六值班和特殊对象上门服务、电话预约等制度,深受群众好评。去年共办理涉及“三农”公证 849件,同比增长6.2%;今年1至5月份,共办理“三农”公证 375件。
法律援助工作站点覆盖到位,至今年5月已建立15个依托镇街司法所设立的法律援助工作站及妇联、工会、残联、部队、老龄委5家部门法律援助工作站;26个行业性专业调解委员会均已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依托社区加强法律援助联络点的建设,使困难群众不出社区就能获得法律服务及相关信息。同时,通过开通瑞安市法律援助中心微博、制发法律援助案例温州鼓词等形式,扩大法律援助的知晓率。今年1至5月,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368起,接受法律咨询445件,切实维护社会弱势群体合法权益。
瑞安市司法局
主要工作职能
一、 负责拟订并组织实施全市法制宣传与普法教育规划;指导各镇街、各行业的普法依法治理、法制宣传。
二、 指导全市人民调解工作;参与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
三、 指导管理、组织实施全市缓刑、假释、管制、暂予监外执行等四类人员的社区矫正和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
四、 综合管理社会法律服务机构;指导监督全市公证员、律师、基层法律工作者工作;配合做好法律服务人员等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审工作。
五、 监督管理全市法律援助工作,负责12348法律援助专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