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湖街道
建设西大门 打造后花园
锦湖街道地处我市城区西部板块,行政区划调整后,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特别是随着滨江防洪工程、飞云江五桥、万松山隧道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实施,其发展潜力和优势不断凸显。
“推进城西发展,提升瑞安形象”,这是市委战略的体现,也是全局发展的要求,更是广大群众的呼声。下一步,锦湖街道将紧紧围绕“打造品质之城、建设幸福瑞安”的战略目标,深入实施“项目驱动、产业提升、环境再造、民生保障”等四大举措,建设西大门,打造后花园,树立繁荣、富裕、美丽、和谐的锦湖新形象。
突出项目驱动 建设繁荣城西
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是树立锦湖新形象的前提条件。今年以来,锦湖街道紧紧抓住“十大重点项目”,加快西部城区建设步伐,以确保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亿元。
为打造城市形象的新窗口,锦湖街道以重要区块为主战场,大力推进虹北西区、高速出口、老城西团块的改造和更新,加快启动沙河大道、中心路等重大设施建设步伐,主动对接潘岱人文公园项目引进,落实一批苗圃基地、专业市场等项目,有步骤、有规划地推动重点区块的建设发展。
同时,街道以“村房两改”为突破口,紧盯9个村的“村房两改”项目,列出计划表、明确责任人,倒排时间、倒逼进度,力争全年开工建设1630户以上;以工程建设为着力点,加快飞云江五桥、集云山公园、滨江大道三期、万松山隧道西入口、厂前路等14个重大项目政策处理进度,做好低效土地二次利用这篇大文章,力求市级好项目、大项目落地锦湖。
突出产业提升 创造富裕生活
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是树立锦湖新形象的实力基础。在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功能方面,锦湖街道大力推进占地180余亩的七国垟、林岙等工业点建设,建成投用一批标准厂房,抓紧“丰源能源”、“东昌涂料”等企业重大项目落地,计划完成工业性投资5亿元以上。
同时,街道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加快推进红旗工业区、联星工业点“退二进三”步伐,引进落地一批商贸、娱乐等都市型服务业项目,丰富三产业态,力促经济提质。
在加快发展高效生态农业过程中,街道着力抓好农业“两区”建设,完成400亩前垟、前岸粮食生产功能区后续工程建设。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则特别注重符合当地产业发展需要的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居民就业水平,增加居民家庭收入。
突出环境再造 打造美丽家园
改善环境质量是树立锦湖新形象的重要内容。在基础差、战线长、任务特别重的背景下,锦湖街道坚持“拆、治、建、绿”四措并举,切实提升锦湖对外形象。
其中,“拆”就是以四边区域为重点,强势推进“违必拆、七先拆”,确保全年拆除各类违章建筑30万平方米以上。
“治”就是开展“黑臭河垃圾河”、“环境卫生”、“青山白化”、“废弃矿山”四大整治,深化“清洁乡村、清洁河道”专项行动,完成14条垃圾河2条黑臭河整治、5座废弃矿山整治、375座“两新”坟墓改造。
“建”就是开工建设文化公园,推进牛伏岭工业点改造,加快潘岱垃圾中转站和18个村级垃圾收集点建成投运,创建省级生态街道。
“绿”就是持续抓好铁路、高速公路、瑞枫公路等主干道绿化,重点开工建设高速沿线景观带,争取年内完成绿化面积40亩以上。
突出民生保障 构筑和谐社会
民生事关千家万户,是树立锦湖新形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锦湖街道大力改善民生福祉,着力解决群众出行、住房、吃水、环卫等方面的难题,提高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
在健全社会公共设施方面,锦湖街道加大投入力度,建成文化大礼堂,做好锦湖卫生院搬迁,推进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开工建设2个居家养老服务点。同时结合“青山白化”整治,开展坟墓生态化改造,开工建设2个生态公墓项目。
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街道还以全市平安建设“五连创”为载体,深化综治“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模式,着力抓好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工作。
相关链接
锦湖街道前身是红旗办事处,由原红旗乡和横山乡合并而成。2003年12月,撤销安阳镇建制,由瑞安市政府直辖,同时设立安阳、锦湖、玉海、潘岱、东山、上望6个街道办事处,作为瑞安市政府的派出机构。2011年5月,潘岱街道建制撤销,将原潘岱街道的行政区域并入锦湖街道,成立锦湖街道。
区划调整后,锦湖街道一举成为全市区域面积最大的街道,总计61.3平方公里,下辖40个村、2个社区,户籍人口4.62万,机关干部104人。
背靠集云山,面临飞云江。地处城郊结合部的锦湖街道,辖区内生态环境良好,有梧岙、集云、愚溪等水库,拥有大量低丘缓坡地,是一个最适宜发展高档居住,休闲、娱乐等服务业的区域,经济以工业为主,农林业、第三产业为辅。
通过做强汽摩配、机械锻造、电子电器三大主导行业,近年来,锦湖街道的工业经济企稳回升,2012年工业总产值达69亿元。农林业以农作物种植和畜牧养殖业为主,第三产业以服务业和娱乐业为主。2012年,街道农村人均年纯收入达1457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