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今天,2013年7月1日,一个平常的日子里,我们看到了飞鸟掠过天空留下的美丽痕迹,我们嗅到了氲氤在安福路上的报纸墨香,我们听到了内心从20年前奔涌而来的澎湃激情。
20年,多少青春改变了容颜,多少两鬓斑白了黑发,多少文字堆积了岁月,一直不变的,是那份甘于寂寞的心情;依旧留存的,是那份永驻心田的激情。
所有的梦想与激情,都源自那个荣光的日子——1993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生日,一张4开4版的黑白小报带着众人期待的目光,第一次走进了瑞安百姓的视线。这,似乎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她的与众不同。
20年,瑞安日报走过的每一步,都坚定地踩在了中国改革发展的鼓点上,呼应着瑞安经济社会发展的铿锵足音。
20年,在瑞安日报,你可以听到这个改革开放最前沿、“温州模式”重要发祥地一路奋进的豪情赞歌,你可以看到勤劳智慧努力致富、拥有“敢为天下先”称号的百万人民的拼搏历程,你可以感受这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素有“理学名邦”美称的千年古县的传承脉络。
有幸诞生于这片激情四射的沃土,有幸诞生于这个激情燃烧的时代,我们一直怀揣激情,追寻着自己的梦想,与社会同进步,与时代共发展,与瑞安共起舞。
我们真诚地关注瑞安改革实践的每一步探索,我们努力地身体力行,与时俱进,为发展“鼓与呼”。我们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个转型,我们为每一次出发助威,我们为每一次探索加油,我们为每一次努力呐喊,我们为每一次进步喝彩。我们自觉肩负主流媒体责任,深入基层勇于实践,求真务实独立思考,亲眼目睹甚至参与了一次次辉煌的涅槃,记录、见证、影响、推动着瑞安各个方面的进步。
我们真情地关注瑞安百姓生活变迁的每一个环节,畅通渠道连接百姓,执着扎根基层,心系民生,与群众 “悲与喜”。我们理解群众的怨言,主持公道;我们同情群众的遭遇,排忧解难;我们了解群众的需求,强化服务。我们不仅仅满足于做一个记录者,我们总是尽力追索进入我们视线的每一个事件,深入再深入;我们总是认真倾听社会上的每一种声音,贴近再贴近;我们总是诚挚面对抱着最后的希望靠近我们的每一个人,走近再走近。我们感同身受着父老乡亲们每一丝纤细的喜怒哀乐。
我们真切地面对当今媒体格局的每一次嬗变,张开每一个毛孔、伸展每一个触角,去追寻“新与潮”。不满足于报业经营每年两位数的增长,站在更高的起点布局媒体发展战略,加速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联合、整合、融合。瑞安新闻网、手机报、户外传媒、地方版新闻《今日塘下》、政经类杂志《今日瑞安》、生活类周刊《瑞安新生活》等一批主报之外的媒体相继崛起,有效地突破传统媒体框架,推动多元产业的发展,在更高业态上激发报业发展的核心能量。
弹指一挥间,从1993年7月1日第一张报纸编辑出版至今,瑞安日报与你同心,与你同行,已整整走过了20年。20年里,为何总有一种力量使我们一如既往地敢于担当无所畏惧?为何总有一种力量使我们一如既往地精神抖擞激情满怀?为何总有一种力量使我们一如既往地与时俱进勇往直前?因为,我们心中有梦想;因为,有你们的关注和希冀的目光!回首望望,走过的路虽已渐行渐远,但我们心中,无时无刻不充盈着感恩之情。我们深知,瑞安日报发展过程中迈出的每一步,都离不开你们——各级领导的无限关爱,离不开你们——读者朋友的一路相伴,离不开你们——兄弟单位的大力支持!
今天,瑞安日报迎来复刊20周年纪念日,特推出本期特刊,全面回顾瑞安日报的发展历程,彰显“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瑞安日报人精神风貌,全方位展示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对本报的关怀和支持,同时辟出独立的板块,为兄弟部门、友好单位展示成就、宣扬形象。
20年的旅途已经过去,我们典藏着一段记忆;崭新的启程铺在眼前,我们激荡着一腔豪迈。我们将张开激情和梦想的双翼,继续发挥舆论引导主阵地、文化服务主平台、文化产业战略投资者的功能,朝着“区域中心城市第一传媒”那片蔚蓝色的晴空,振翅!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