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新闻创新
做大主报阵地
■ 记者 王勇
根据浙报集团“建设全国一流党报集团”的发展战略,结合我市“打造品质之城,建设幸福瑞安”的战略目标,未来三年,本报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坚持大众情怀、百姓视角的原则,重心下移、延伸拓展、扩大阵地,进一步突出本土化和社区化,深化版面创新,进一步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科学发展能力和服务民生能力,深入挖掘行政资源、市场资源和品牌优势,狠抓队伍建设,强化体制机制转换,努力把瑞安日报办成“市委满意、市民喜欢、市场需要”的县市区域报。
创新主题报道
增强舆论引导力
积极发挥新闻舆论主阵地作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全面及时报道瑞安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着力提升先进典型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创新主题报道的理念、路径和机制,做好“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相结合文章,做深做透重大新闻报道,出新更要出彩,不断提高报道效果;坚持重大主题报道地方特色,做到“上接天线,下接地气”,使其成为社会热点、群众关注的焦点,从而提高报道影响力;把握重点,精心策划,通过开设专栏,组织深入采访,多种形式呈现,图文并茂,阶段性、高强度推出,为重大活动、重点工作的推进营造良好的氛围。
发挥新闻监督功能,遇上矛盾不回避,碰上问题不绕着走,勇于担当,注重引导,督促机关效能和干部作风建设,促进党委、政府重大决策落到实处;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大胆挑刺,为破除发展障碍、改善发展环境、督促职能部门和公共服务单位更好地为市民服务发挥作用;依托“议事厅”、“微播报”、“有话说”等版面,加强报网互动,形成监督氛围;针对社会不良现象,敢于直面,善于曝光,弘扬社会正气,传递正能量,提高报纸公信力和权威性。
强化新闻监督
提升报纸公信力
拓宽外宣渠道
扩大瑞安影响力
创新对外宣传的方式,落实好外宣作品的奖励政策,激励广大采编人员做好外宣工作,确保在温州市级以上主流媒体发表新闻作品逐年递增;在巩固加强已有对外宣传阵地的基础上,积极开辟新的更多的外宣渠道,加强同温州市及各县市同行的交流与合作,实现新闻资源共享;发挥报社资源优势,争取上级主流媒体的大力支持,及时报道好瑞安经济社会建设新成就和新亮点,为瑞安发展建设争取良好的外部舆论环境。
做大民生新闻
增加报纸吸引力
深化“走转改”活动,坚持“三贴近”,从民生视角入手,拓宽民生新闻选题,展现百姓生活,传达公众心声,在政府与民众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使民生问题能够得到落实与解答,从而将民生新闻做成主流新闻;报道注重服务,以“百姓事”、“在现场”等版面为阵地,切实抓住社会热点问题,关注群众的生存状态和生存空间,反映他们的喜怒哀乐,积极稳妥做好热点引导,为政府排难,为百姓解忧;不断更新报道理念,不断改进报道方式,积极吸收、引用先进报道手法,充分发挥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功用,增强民生新闻的贴近性、实用性、趣味性、互动性,提高报纸的吸引力。
推进常态改版
做强品牌竞争力
将品牌战略实施与推进常态改版有机结合起来,遵循新闻规律,借鉴先进的理念手法,根据读者需求,及时调整版面,使定位更精准,内容更贴近;学习新做法,运用新技术,版式更时尚,风格更清新,版面更靓丽;推进改版常态化,创新表达手法和话语方式,使受众更接受,互动更积极;积极参加浙报集团组织的各类新闻竞赛,坚持把新闻精品意识贯穿于重点工作报道的各个环节,不断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水平;积极实施县市报品牌发展战略,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
加快转型升级
提高队伍战斗力
注重队伍建设不放松,提高领导能力和业务水平,努力营造心齐、气顺、劲足的团队氛围;坚持完善考核分配机制,建立科学、公正的采编运行考核体系;积极探索薪酬制度改革,逐步实现同工同酬;强化把关意识,不断提高精品质量;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培养直面矛盾的勇气、追求卓越的志气、干事创业的豪气,增进团队凝聚力、战斗力,努力开创新闻宣传和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通过三年努力,把瑞安日报逐步打造成为思想深邃、表情丰富、影响广泛和市委满意、市民喜欢、市场需要的县市区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