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桥成为南北两岸交通瓶颈
1989年1月,飞云江大桥建成通车,成为连接浙南闽北的交通要道。但随着瑞安城市南拓步伐的加快,飞云江南岸经济社会发展提速,尤其是随着江南物流园、南市区主体——飞云中心区、瑞安火车站等一批重点工程落户南岸,两岸交通拥堵问题日益凸显。据统计,2007年飞云江大桥日车流量已达到5.4万辆,远超原1.5万辆的设计日车流量。为破解南北两岸的交通“瓶颈”,我市决定在原飞云江大桥东面再造一座新桥。
2008年12月18日,天气晴朗,在众人的期盼中,时任我市市委书记蒋珍明在开工仪式上宣布飞云江大桥的“姐妹桥”——104国道瑞安飞云江大桥改建工程正式开工。
飞云江大桥改建工程作为我市重点工程,起于104国道与瑞光大道交叉口,终点位于104国道与56省道交叉口,线路总长3.49公里,在老桥相邻东面13.5米左右处加建一座新桥,形成互不干扰的分离式六车道“姐妹桥”。新桥桩位、跨径均与老桥相同,新建主桥全长1799米,宽13.75米,设计行车时速60公里,按一级公路标准设计。待新桥建成即对老桥实施大修,预计该工程投资概算总金额为3.19亿元,整个工程将于2012年6月完工。
新桥“孕育”28个月诞生
经全面体检,由于长期高负荷的工作,飞云江大桥已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危桥,不适宜再长时间地工作下去。新桥早一天建成使用,老桥的险情就能早一天排除。市委、市政府尽量缩短飞云江大桥改建工程前期筹备时间:在取得省发改委的支持下,大胆创新,项目立项、工可、工可调整、初步设计、施工图会审、施工、监理招投标……原本需要两年时间的前期审批仅用了一年时间,大桥改建工程于2008年12月18日举行开工典礼,新桥建设于2009年2月10日签发开工令。
“我每天上下班要经过大桥,夏日里,工人们在烈日下煎熬;冬日里,工人们饱受寒风冷雨之苦,确实十分辛苦。”家住飞云街道的徐先生说,看着新桥的桥墩一根根立起来,桥面铺砌上去,无比期待飞云江大桥不堵车的那一天早日到来。
老桥继续坚持工作了28个月后,2011年6月28日,她的“妹妹”比预计的30个月工期提早了2个月“诞生”,并顺利通车。当南来北往的车辆变得畅通无阻,人们再次露出了当初飞云江大桥建成通车时的欢快表情,脸上的愁云烟消云散。
新桥和老桥看似“孪生”,但也有许多不同之处。如老桥的桥墩保持着原来的直立双柱式桥墩,而新桥却是实体花瓶型桥墩;老桥长1757米、宽12.5米,新桥长1800米、宽13.75米;老桥桥梁采用T型梁技术,桥身看起来比较“苗条”;新桥采用的是比较先进的箱梁技术,看起来比较“健硕”等。
老桥“全面治疗”10个月
“姐妹”二桥在江上一同开心地工作了两个星期,2011年7月13日,工作了22年的老桥将自己肩上的重担交给了“妹妹”,进入封闭维修阶段。
经过10个月的“全面治疗”后,老桥变得更强壮、更漂亮了。
重建引桥,更换跨梁板,加固桥面,在重铺混凝土路面的过程中植入6.7万条钢筋;主桥的T梁上共粘贴着1.8万平方米的碳纤维片,这是一种用于火箭外壳的材料,具有耐高温、耐摩擦、耐腐蚀的特性;内侧栏杆上装上了和“妹妹”相连的飞鸟式造型景观灯;防撞护栏也换成整体式,能经得起200吨力的冲撞;西侧护栏上安装了900套护栏灯……
经过“全面治疗”后的老桥,以全新的面貌、健康的身躯再次伫立在飞云江上,从此,南来北往的车辆不用排着长队在大桥两端焦急地等待,飞云江南北交通瓶颈问题得到了解决,为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姐妹桥并肩挑起交通重担
2012年5月29日,老桥大修工程完工,正式通车。现场烟花齐燃,彩旗飘扬,欢声雀跃,喜气洋洋。“今天太高兴了,这可是我们期盼许久的梦想。”见证飞云江姐妹桥通车、家住市区外滩的陈冬梅女士兴奋地说。经常往返外滩和飞云街道的她,饱受大桥堵车之苦,得知大桥要通车了,特地和丈夫前来见证通车的这一刻,并拍下了不少照片。
姐妹桥通车后,记者乘小轿车从瑞祥大道上姐妹桥老桥,宽敞的车道、整洁的路面、清晰的交通标线,让人眼前一亮。车在大桥上行驶,视野开阔,前方行驶的车辆远在百米之外,一路畅通无比。不到2分钟就通过了老桥,下桥后,车子绕一圈上新桥,以同样的速度,过桥时间也不到2分钟。也就是说,4分钟不到就可驾车来回姐妹桥一圈。
如今,姐妹桥已在飞云江上一起工作了1年多时间。记者从市交警大队获悉,今年5月,飞云江姐妹桥平均每日车流量为65587辆,早高峰(7时30分—8时30分)约4500辆,晚高峰(17时至18时)3000多辆,交通状况良好。今年1至3月共接到路阻警情4起,比去年同期(“姐妹桥”尚未通车)减少了43起。
“以前高峰期过大桥至少半个小时,就算挤上了桥,车辆多,速度慢,仅从大桥这头到那头也要七八分钟。”出租车驾驶员李师傅说。
104国道瑞安段改建工程指挥部负责人说,交通现代化的实现,必将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飞云江大桥“姐妹桥”的建成通车,不仅较大地提高了104国道飞云江大桥的通行能力,打开了飞云江南北交通瓶颈,进一步完善我市“五纵二横一绕”区域干线公路网,而且将全面加快瑞安城市跨江发展步伐,有力促进云江两岸互融互动、互促互进。
(记者 苏盈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