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泽村:宋朝古村落的“新美丽”
■记者 林晓
在寨寮溪风景区腹地,有一处上泽古村落,这里是浙江省现存为数不多的宋代古民居群。村后靠山,群山高耸入云。村前的溪流叫上泽溪,弯曲连绵。
在翠竹古树的掩映下,我们在古村落里行走,环境十分幽静。岁月的冲刷下,昔日的辉煌只剩下点点痕迹,在萋萋青草覆盖下,听闻逝去的那点点荣光。如今,这座有着近千年历史的村落里又有了新美丽。
ui bao
Tel:6688 6688
寻找最美乡村
R
18
上泽村概况
高楼上泽村地处寨寮溪风景区腹地,距瑞安市区40公里,全村共有317户,总人口1100人,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境内多山区和丘陵,山清水秀,景色优美,并拥有保存完整的浙南古民居、古祠堂,村落景观完整,村民生活自然原始。
上泽村村“两委”班子坚强有力、团结一致,有设施较为完善的村党员活动室,设有电教设施。村级组织统一协调,村务管理民主规范,各项工作运转有序。目前,村“两委”共同为建设好、发展好“美丽乡村”而努力工作。
屡获荣誉
2010年,获得“市文明村”荣誉称号;2012年,被温州市关注森林组织委员会评为“温州市森林村庄”;2013年,被温州市妇联评为“温州市示范儿童之家”。
点评人:高楼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候选人张士数
面对辉煌的历史,上泽村村民不骄不馁,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全面开展文化、经济等工作建设。希望上泽村以“美丽乡村”为契机,将该村建设得越来越好。
记者手记
踏着脚下历经千百年风雨的青石路,风吹过一陇陇翠竹留下的低鸣环绕耳畔,入目是阅尽世间沧桑的青黛旧居。从上泽古村落出来,回望那些依山而建,错落有致的老屋,朦胧中透着质朴宁静的美,宛若一幅年代久远,弥足珍贵的水墨画。
上泽古村落,虽然没有国内其他古民居那样的精巧奢华,却能把高楼山水的清纯灵秀融为一体,加上杨梅节这样独特的旅游特色,有一种自身的和谐、宁静、潇洒和秀美。
走进千年古村落
春夏之间的一个上午,记者一行来到高楼镇上泽村。上泽村的大路两旁,开满了细碎的野花,白鹭鸟在田野、小溪边自由飞翔,偶尔还有几只色彩斑斓的野鸡,在小树丛中一闪即逝。
在上泽村村委会副主任曹隆初和村民曹启昌的带领下,一行人走进上泽村古村落。
上泽古村落,地处寨寮溪风景区的腹地,是浙江省现存为数不多的宋代古民居群。曹隆初指着古村落里的一处建筑说,这座老房子就是曹家第四房的老房子。记者在“曹四房”老房子的围墙上,发现一个石刻石佛,石佛边隐约可见“弘治十六年”的字样。明弘治十六年即公元1504年。也就是说,这处老屋的建造时间,至少也已经有500多年了。
曹隆初说:“我从小就居住在古村落里,小时候经常在这里玩耍。围墙上的石刻石佛,我们称之为‘水井佛’,其功能与‘泰山石敢当’差不多。”
事实上,据上泽村里的《曹氏族谱》记载,南宋绍兴四年(1134年),曹昌孙迁居至“三港嘉屿壶山之麓”,也就是如今的高楼上泽古村落。
还有一种说法是,后晋天福七年(942年),曹家先祖三曹自福建赤岸迁入瑞安许峰庄(现在马屿曹村一带),力谋经营,很快成为“温郡世家大族”。
曹启昌说,村内流传梅花神鹿来此避难折角之说,至今保留那只鹿角和石鹿雕像。记者一行走近一处老建筑,据说,这里是曹家大房的老房子,应是古村落里最早的建筑,地上镶嵌着铜钿和瑞兽。
“这里是曹家大房的后院,地上嵌着的石子,做成‘梅花鹿’的图案,这是经过盐水特殊处理的,每当月圆之夜,就闪闪发光。”
据介绍,上泽古村落还留有木石建筑120座270间,总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
古村里街巷网络呈正方形,以丁字街道为主。村中的街面用卵石铺成,呈弧形,有利于雨水向两旁沟渠分流,虽然随着时间推移,如今变得有些凹凸不平,但仍透出朴实中的精细。民宅几乎是清一色的木屋黛瓦,并以蛮石围成独立开放式的小院,院内竹木花草繁茂,展现了宗法社会时期乡村村落亲密的人际关系。
有座南宋古祠孚泽庙
古村落之东,即古村村口有座孚泽庙。从村口进来,必须经过七星墩,曹家先祖将宗祠建于此,后承赐“孚泽庙”额,俗称“曹三王祠堂”。
庙前有下马石,相传古时文武百官到此要下马下轿,步行入内瞻仰。
现在的孚泽庙,是1964年缩建的,仍留有石鼓、石阶、石件旗杆、丽新匾、四口莲花池、孚泽庙匾额等,庙里保存有宋代的旧物。宗祠为三进轩廊建筑,端庄秀丽,飞檐翘角,曲线柔美。内有古戏台,其装饰华丽,木雕奇巧,比例协调,极具典雅之美。
大厅有神龛,祭祀曹三王,庙南首条旧城墙,东西走向,长300米,中间的卷硐城门是古代要隘遗址。
南宋宝庆一年(1227年),宋理宗下诏敕封曹霭等为王,敕赐曹氏宗祠额为“孚泽庙”。村内还有按照五行八卦分布的“七星墩”,除此之外,上泽村还有唐朝的兴福寺遗址等人文遗存。
很多游客来摄影、写生
秀美的环境,保存完整的古建筑,让上泽古村落的名声逐渐走出山间。据上泽村党支部书记曹启算介绍,节假日间,来此游玩的人络绎不绝,有来摄影的,有开展艺术写生的,还有户外采风的。
2008年5月,瑞安市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时,在上泽村兴福寺遗址周边地下曾发现部分宋代石塔构件。2009年,市文物普查队又在兴福寺遗址的地下发现宋代石塔遗构,计有40多件。初步考证为原兴福寺之石塔——宋代堵波式石构“七佛”塔。
经初步调查和考证,兴福寺最迟初建于南宋,经元、明、清各个时期,反映了当时浙南佛教兴盛的历史。《瑞安县志》卷九宗教门载:“在东村明代建二间尼三人田十余亩。”
“兴福寺发现了古物,引来众多的游客。”曹启昌说。
此外,在2010年6月,浙师大美术学院艺术写真基地正式落户寨寮溪风景区,该校师生多次来到上泽古村落,开展艺术写生和户外采风活动。
曹启算说,上泽古村落历史建筑保存完整,至今还保留着旧时的村容村貌,而且背山临水,风景如画,喜欢摄影和画画的人就喜欢这份“原始”味。
“我们希望将上泽打造成一个综合休闲度假基地,开发林中古村落休闲度假区、农家乐游乐区、栖水垂钓区、农家种植园块出租区等,让游客一边欣赏古村落的独特景致,一边享受农家乐趣,在幽静的环境中消磨时光。”曹隆初说。
“古村落本是村民的住所,随着近年来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村民陆续搬离,古村落便很少有人打理。”曹启算希望有关单位及更多市民关注古村落,让古村落早日焕发生机。
依托杨梅节发展观光游
高楼作为著名的杨梅之乡,自2004年以来每年都举办杨梅节。上泽村目前有杨梅种植基地800多亩,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各地客商、游客来旅游、观光、采购。
据介绍,杨梅节这个盛典给上泽村带来了独特的“杨梅经济现象”,杨梅节也已成为推进杨梅产业发展、培育杨梅文化、带动农民增收的有效载体。
曹隆初、曹启昌与记者一行来到了杨梅观光园区。曹启昌说,“杨梅观光园区栽有黑炭梅、东魁梅、东方明珠等品种。杨梅是上泽村农民的主要收入之一,农户种植杨梅的年收入平均有1万多元,效益好种植面积多的农户年收入可达四五万元。”
杨梅观光园区采用先进的栽培技术、科学的管理方法,且产地青山绿水、空气清新、土壤肥沃、日照充足,成就了高楼杨梅的鲜嫩欲滴、甘醇甜美的特点。
上泽村是开发度假休闲独一无二的好地方。除了古村落之外,还可以开展杨梅休闲采摘游活动。“近年来,每当杨梅采摘时间,我们结合本地地方特色文化和自然景观,推出多条杨梅采摘体验游线路,邀请游客去摘杨梅、品杨梅。”曹启算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