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光昏暗 事故频发
56省道多条隧道存安全隐患
市公路管理段:将逐一对隧道亮度进行改造
■记者 陈瑞建 通讯员 薛渠/文 孙凛/图
昨日上午,家住高楼的周先生打进本报市民热线66886688反映,56省道马屿至高楼段多处隧道内的灯光太暗,且出现没有亮灯或只亮一侧灯的现象,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周先生说,他每星期会开车经过这些隧道两三次,每次都非常小心驾驶,生怕发生交通事故。“我觉得隧道安全隐患不小,希望有关部门能早点解决这些隐患。”周先生说。
实地调查:隧道内灯光较暗
昨日上午8时30分,记者一行驾车从市区出发,经沈海高速,进入56省道往高楼方向行驶。
9时26分,车子进入第一个隧道——马屿隧道。马屿隧道长390米,隧道内左右两排照明灯,仅右侧照明灯亮着,但由于马屿隧道较短,隧道内能见度受影响不大。
9时39分,车子进入塔石岭隧道。只见长1563米的塔石岭隧道顶部两排照明灯全亮着。记者驾车进入隧道打开车前灯后,发现由于该隧道顶部未贴有白色瓷砖,照明灯的光照度并不怎么明亮,隧道内的整体反光度不佳,加上部分来往汽车开着远光灯,当两车交汇时,刺眼的灯光,容易让一些驾驶员眼睛不舒服,出现操作失误,甚至引发交通事故。
9时45分,记者一行原路返回。通过塔石岭隧道后,于9时53分进入滕岙隧道。记者发现,长735米的滕岙隧道与马屿隧道相同,顶部两排照明灯也只亮了右侧一排照明灯,但在打开汽车大灯的情况下,驾驶员视线受影响不大。
经一路的亲身驾乘体验,记者一行发现马屿、滕岙和塔石岭隧道中,确实存在照明灯不亮或只亮一半现象,加上这些隧道的顶壁漆黑一片,这些隧道内的光亮总体显得有些弱。
除此外,这些隧道内车流比较密集,各车之间的行车距离较近。不仅如此,记者还注意到一些车辆在隧道内随意变换车道并超车,加上时而出现的一些不开大灯的摩托车,隧道内驾车可谓“险象环生”。
上午10时许,记者一行驾车来到位于塔石岭隧道后面的张基岭隧道,发现该隧道顶部两排照明灯均未亮,隧道内一片漆黑,驾驶员驾车通过时更是提心吊胆,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交警剖析:隧道亮度不够是主因
“56省道上的这几条隧道,除了马屿隧道外,其他隧道都曾发生过交通事故,隧道内亮度不够是事故主要原因。”交警马屿中队副中队长余晓峰说,对于隧道内发生的事故,交警马屿中队曾专门进行了分析,并认定隧道事故的发生,亮度不够是主要原因,另外驾驶员对隧道内安全驾车的意识不强,也是一个隐患。
今年5月12日,金某驾驶一辆小型轿车从瑞安驶往高楼。15时30分许,车辆进入瑞东线塔石岭隧道,因隧道内照明光线偏暗,金某一时没注意前方车辆,结果刹车不及撞上了前方的一辆轻型普通货车。跟在金某小轿车后面的3辆轿车同样因为视线不清,未与前车保持有效的安全距离,结果,造成一起多车追尾事故。幸好,事故没有人员受伤,仅5辆车子不同程度的受损。由于当天车流量大,5车追尾事故发生后还引起了路阻。事后,交警马屿中队的民警花了3个多小时疏通,才让车辆通行正常。
据统计,2012年,塔石岭隧道共发生90起事故,其中伤人事故7起,伤1人;张基岭隧道共发生事故5起,其中伤人事故3起,伤3人;滕岙隧道共发生1起伤人事故,伤1人。2013年以来,塔石岭隧道发生事故30起,其中伤人事故3起,伤6人;张基岭隧道发生1起伤人事故,伤1人;滕岙隧道发生1起伤人事故,伤1人。
余晓峰说,隧道交通事故的发生,除了节假日车流较密集外,主要原因还是隧道内的特殊行车环境所致。因为当驾驶员行车从光亮的外面进入黑暗的隧道后,其视力需要1至2秒的适应时间,这个时候是最危险的。
另外,在隧道内行车,密闭、昏暗的行车环境让驾驶员心理上感觉很压抑,不知不觉中会产生尽快驾车驶离隧道的心理变化,从而超速或者随意变道超车,稍有不慎就会发生追尾、刮擦等事故。
“针对驾驶员反映隧道内灯光偏暗的问题,高速交警部门已向浙江温州甬台温高速公路有限公司作了反映,希望该单位能采取相关应对措施。”余晓峰说。
市公路管理段:已在准备改造提升隧道亮度
“我们经常接到反映隧道亮度不够的市民投诉,现已在着手改造了。”市公路管理段(公路路政管理大队)段长(大队长)、市交通局党委委员郑建州告诉记者,“目前56省道部分隧道存在的单排照明灯亮的问题,其实是隧道正在进行电路检修;而张基岭隧道不亮灯,则是隧道照明灯的变压器正在安装,大概一个多星期隧道内,就可照明。”郑建州说。
郑建州说,针对塔石岭隧道内亮度不够的情况,目前他们已联合浙江大学,打算今年对该隧道的灯光照明问题进行整改,“这条隧道会有一个大改造,等改造好了,亮度不够的问题就能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