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从文具店购买游戏充值卡
这种买卖有效吗?
@珍zhen-1108:安阳实验小学附近文具店向小学生出售大面值游戏充值卡,更有10岁的小学生一次性花五六百元买卡。试问这么小的孩子花这么多钱,是经过家长同意的吗?我们在教育孩子的同时,是不是也要联合起来制止这些无良商家?@瑞安日报-报料王
记者核实
昨日,@珍zhen-1108 通过新浪微博报料,安阳路安阳实验小学附近有文具店向小学生出售游戏充值卡,影响恶劣。“孩子是我一个亲戚家的,之前发现孩子迷上了QQ游戏,而且居然偷拿了家里600元钱,买了10张游戏充值卡。”@珍zhen-1108说,“钱是孩子从家里偷偷拿的,家长并不知情,后来我们去店里质问店主,店主居然认为这种现象很正常。”
据@珍zhen-1108 透露,小学附近的文具店几乎每家都有出售游戏充值卡,购买人群大多是10岁左右的三四年级的小学生。
就此,网友@求微博互粉 认为,未成年人购买大量游戏卡,显然销售合同不成立,可以去店家要求退款,如果已经充值可以致电腾讯公司要求退款。“再麻烦也要去退,不可以让小孩子养成乱花钱的习惯。”他说。
记者随后走访了安阳实验小学附近的几家文具店,每家文具店的门牌上都标示着经营范围,但并无一家说明有虚拟充值卡出售。当记者走进一家文具店,表明想要购买游戏充值卡时,店主立刻从身后的货架上拿出一个小篮子,里面整整齐齐摆放着100多张游戏充值卡,卡面金额从10元到100元不等。“这种充值卡价格不等,10元、30元、100元都有,来我们这的学生大部分都是买30元左右的,也有部分学生零用钱宽裕一些,就会买100元的。”
“很多孩子都是背着家长拿自己的私房钱偷偷买的,而再大一点的孩子,家长会给他们办银行卡,他们就上网刷卡购买。”记者了解到,游戏充值卡有腾讯、网易等多家游戏公司出品,其成本价基本在原价的9.4折、9.5折左右,利润空间并不大。“现在在网上进行游戏充值,都会打个8.8折左右,学生觉得比较划算,就会选择网上充值,所以现在我们的生意也不太好做了。”一位文具店主说。
记者就此咨询了市工商部门,工作人员介绍,如果家长发现家里未成年的孩子拿钱购买了游戏卡,可以通过工商部门调解,向出售游戏卡的商家提出退款的要求,“但如果游戏卡都已经充值,调解起来会比较困难一些。”工作人员说,商家本身出售此类游戏卡并不违规违法。
浙江瑞越律师事务所肖成飞律师介绍,我国《民法通则》明确规定,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只可以进行与他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进行买卖行为是无效的,其家长可以要求无条件退货。对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该买卖行为是否有效,要看其法定代理人也就是家长是否追认,若家长追认有效即为有效的合同;若家长认为买卖无效,该交易就是无效的合同,所以商家应该接受退货。另外小卖部贩卖游戏机等游戏产品,只要小卖部不违反国家规定,食品符合国家卫生标准,他人无权干涉。因为法无明文禁止,其经营范围不受他人限制。
(见习记者 李心如 实习生 陈小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