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计划”托起孤残儿童美好明天
2004年以来,我市已有138名儿童受益
ui bao
Tel:6688 6688
来自新闻联系点的报道
R
■见习记者 钱枫枫 实习生 林聪/文 记者 孙凛/图
他们是一群特殊的孩子,有的无法微笑,有的无法激烈运动,有的无法站立,还有的智力落后于常人……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和正常的孩子一样说话、走路、玩耍。
记者昨从市社会福利院了解到,目前我市13名儿童正在浙江民政康复中心接受免费康复治疗;与此同时,今年入住该康复中心接受为期4个月康复治疗的5名儿童已于8月10日返回瑞安。据统计,自2004年浙江省“残疾孤儿手术康复明天计划”(简称“明天计划”)实施以来,我市已有138名儿童受益。
现在可以哭、可以笑、可以跑、可以跳了
龙龙:患先天性心脏病,目前康复
“我要这个,不然我就哭了……”
“如果你哭了,明天可能就见不到叔叔阿姨了。”
这是6岁之前的龙龙和福利院老师每天的对话。
龙龙,2004年7月出生;2005年10月,遭遗弃的他被安阳派出所民警送到市社会福利院。6岁之前的龙龙是福利院的“宠儿”,从护理员到老师都对他宠爱有加。
护理员、老师为何偏爱龙龙?这是因为龙龙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全身皮肤青白,特别是指尖、嘴唇的颜色泛紫,走楼梯经常要停下来喘气,跑一会儿缺氧就会蹲在地上。哭闹是孩子的天性,但是龙龙一哭闹,就让全院的护理员、老师们慌了神,因为这是一个不能哭、不能笑、不能跑、不能跳的孩子。
“自龙龙来到福利院后,我们每年为他申请参加‘明天计划’,尽早做心脏修复手术,但是每次的术前检查龙龙的身体都不合格,我们甚至不知道他能活多久。”市福利院医务室主任赵碎燕说,术前检查显示龙龙患有肺动脉高压,肺动脉高压是由于肺血管重塑引起肺循环血流动力学改变,最终可导致右心衰竭甚至死亡,肺动脉高压的致残和致死率颇高。
2010年,福利院再次为龙龙申请参加“明天计划”。这次龙龙的术前检查显示合格,这意味着龙龙可以做手术了!
但是,老师们随即陷入了沉默。因为做手术不仅危险性极大,即使手术成功后,还需在重症监护室观察孩子生命体征是否稳定,从重症监护室返回到普通病房后又要小心孩子是否有其他并发症。
即便如此,老师们仍然在《病情危重通知书》上签了字。最终奇迹产生了,手术成功了!
“从今天起,你可以哭、可以笑、可以跑、可以跳了。”这是龙龙出院后,福利院老师对他说的第一句话。
如今的龙龙就像一匹小野马,爱跑爱跳,在教室里总是坐不住,这让老师们十分头疼。赵碎燕告诉记者,这或许是因为小时候被限制过多,而现在的龙龙和正常的孩子已经没有两样。
坚强的信念让不断摔倒的她再爬起来
小蓉:患有脑瘫、足内翻,目前已接受矫正手术
2008年11月,2岁的小蓉被遗弃在莘塍街道一公交车站内。被送到福利院后,经检查,患有轻度脑瘫和单侧足内翻,并且身体多项功能落后。
“一般两岁的孩子会走路、会吃饭、大小便会喊人,但是小蓉不仅不会这些,甚至还不会坐。”赵碎燕说,足内翻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足畸形,孩子9个月以内就开始用物理方法治疗的话效果较理想;一旦骨头成型,用物理方法就不太有效。
为免去做手术的痛苦,一开始,福利院的老师、护理员打算尝试物理方法,用专业的手法按摩小蓉的功能位,并试图借助音乐、摇铃吸引小蓉的注意力,不断刺激她、帮助她尽可能将腿翻转过来。除此之外,老师、护理员还尝试了许多办法,白天让小蓉穿矫形鞋,晚上睡觉时用支架固定小蓉的腿。遗憾的是,物理方法对小蓉的治疗效果不大,因为28个月以后的孩子,单靠物理方法已不易治愈足内翻。
2012年,小蓉通过“明天计划”接受了足内翻矫正手术。足内翻矫正手术之后,还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康复治疗,才有可能恢复到正常状态。
“小蓉虽身有残疾,但意志坚强。”赵碎燕感慨地说,对于这些足内翻的孩子来说,康复治疗十分辛苦,有时候小蓉都累趴摔倒在地上了,但是在老师、护理员们的鼓励下,她还是会努力地爬起来继续锻炼走路。
“今年4月,小蓉已经会吃饭,大小便会喊护理员,而且还可以扶着护理员走路了。现在小蓉在杭州接受为期4个月的康复训练,过几天就要回来了。那边的老师告诉我,小蓉恢复得很不错。”赵碎燕说,等小蓉可以自己扶着栏杆走之后,就让小蓉学习用下肢助行器,再慢慢让她自己学会走路,最终的目标是让她可以自己走路,融入校园生活,她相信小蓉一定可以坚持下去。
英俊腼腆的男孩
能笑了
小仁:患有“兔唇”
修复手术成功
8月7日上午,记者在市福利院见到了小仁。他向记者做自我介绍:“我叫小仁,今年10岁,喜欢画画。”除了上嘴唇有一条淡淡的疤痕外,小仁已经出落成一个英俊腼腆的小男孩,皮肤白皙,睫毛又长又密。但谁能想到小仁因为“兔唇”,仅出生6天就遭遗弃。
2004年12月16日,当小仁被安阳派出所民警送到市福利院时,身边只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实在无力抚养兔唇的宝宝,对不起。”经过全面检查,小仁除了患有“兔唇”,身体其他方面十分健康。
“兔唇”在医学上被称为“唇裂和腭裂”,如果相伴发生则称“唇腭裂”,属于先天性生理缺陷,患有“兔唇”会影响美观,且影响宝宝吸奶、吞咽,还妨碍发音和牙槽骨的发育,不少“兔唇”宝宝无法开心微笑,甚至无法进食。
据赵碎燕介绍,新生儿期间做唇腭裂修复手术风险大,修复效果也不是很好,而且做手术需要体重达到5公斤以上。福利院的护理员在小仁做手术之前,都是用勺子、吸管和专业奶瓶给小仁喂养。
2005年,市福利院为小仁申请参加“明天计划”,做了两期修复手术。此外,从2006至2011年,小仁一直参加语音康复治疗,现在讲话已经十分标准。去年9月,小仁在马屿一所小学读一年级,老师特别喜欢这个安静腼腆的孩子。
“患有‘兔唇’的孩子可以做修复手术,但是手术后难免留疤。”赵碎燕说,如果连这条疤痕都消失,孩子们会更加自信,但美容手术需要笔量资金,希望能有热心人士帮助孩子们,让孩子们一展灿烂美丽的笑容。
(文中孩子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