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新生代新居民夜生活
看电视、逛街、泡网吧居前三,希望有更丰富的业余生活
■见习记者 项乐茹 记者 金汝 实习生 林聪 洪妃妃 盛雪雷/文 见习记者 王鹏洲/图
眼下,以“80后”、“90后”为主要代表的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瑞安外来建设者中的“主力军”。那么,他们在瑞安的夜生活是怎么过的?他们又期待怎样的改变?日前,记者在东山、锦湖部分企业及新居民聚集区发放了300份问卷,并结合调查结果展开个案访谈,一探他们工作之余夜幕下的生活。
泡网吧是难得的消遣
时间:8月5日21时许 地点:人民广场附近一网吧
20时50分许,李长宇蹬着三轮车,回到位于安阳街道下沙塘村的出租房里。飞快地冲完凉水澡后,他骑车来到人民广场附近一家网吧,选择了一个包厢上网。
李长宇今年22岁,来自贵州遵义,来瑞安不到半年,在市区踩三轮车谋生。
一般来说,他的夜生活是从21时许开始的:待在出租房里,以一部部电视剧打发无聊的夜晚时光。
当然,他并不甘心于生活在单调和沉闷中,上网成了他夜生活的调剂品。
他喜欢上网,在这家网吧办了一张会员卡,“因为这里环境比较好,不像村里的一些网吧,乱糟糟的。”小李说。
不过,他上网并不为打游戏,而是看各种各样的车子。
“读书那会儿就关注汽车了,喜欢了解车子的性能、价格。”李长宇现在最喜欢奔驰GL350,“马力足,跑得快。”
这辆车最低配置的报价超过80万元。但李长宇对此并不在乎:“现在买不起,不能说以后也买不起。”
“朋友不多,可选择去的地方不多,夜生活比较单调。”李长宇说,偶尔会和几位朋友去酒吧玩,喝酒到半夜,然后稀里糊涂回到家,第二天什么时候精力好了,再起来出去蹬三轮车。
眼下一辆三轮车的月租金是800元,有时候和朋友去一次酒吧要用掉五六百元。“一个月下来,基本没剩下多少钱,我现在是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趁没结婚的时候潇洒潇洒。”李长宇说,“‘90后’就应该这样嘛,生活不丰富,要自己想办法充实。”
调查数据:如果夜晚出去休闲,34.6%的人表示一般花费1个小时,30%的人会用2个小时放松身心。
到了这个时间点,公司图书室里除了王小湖外,没有其他读者。图书保管员说,要是19时左右过来,能看到很多人。
王小湖来瑞安5年多了,夫妻俩在同一家公司。
当天下班后,他吃过晚饭,穿着工作服就来到图书室,想找莫言的作品。“前段时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我一直想看看他写的书,可惜图书室还没到货。”王小湖说,自己是一个文字爱好者,上学时就喜欢看文学、哲理类书籍,喜欢写作,虽然如今是车间一线员工,但常常用笔表达内心的世界,好几篇文章还上了企业报刊。
在图书室挑了一本文学书,他回到宿舍。
这是一间夫妻房,面积20平方米左右。一张书桌上排列着《谈佛论道读人生》、《总统的无奈》等书。
“买的书不多,因为要带回家太重了。”他说,平时除了到图书室借阅,还会用手机下载电子书。
对于如何丰富夜生活,王小湖希望今后有更多文化娱乐活动进入企业,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
调查数据:32.5%的人希望政府、企业更多地组织开展文化娱乐活动,44%的人希望开放更多健身场所。
工地上“两点一线”生活
时间:8月6日19时20分许 地点:莘阳大道旁边一工地
夜晚的莘阳大道,路灯明亮,车来车往,颇为热闹。与道路相邻的工地没有了白天的喧闹,显得有些冷清。
一间工棚宿舍里,一身黄衣服的小伙子正坐在木板床上,目不转睛盯着电视。电视里正在播放一部古装喜剧,他看得不时哈哈大笑。另一名小伙子光着上身躺在床板上,拿着手机,戴着耳机,全神贯注地听着音乐,嘴里还哼着小调。
“晚上怎么不出去转转?”“没啥子地方去哟,广场、公园都去过了,再去也没意思。”黄衣小伙子说,劳累了一天,想要好好休息一下,可没有其他娱乐活动,打牌、聚餐、看电视是最容易打发夜晚时间的。
宿舍不大,放着五六张木板床,边上堆放着铁锹、锤子等工具,除了电视、扑克,几乎找不到其他可供打发时间的东西。
工棚外,3名工人围着一张小桌子吃饭,桌上摆放着五六盘菜,还有啤酒、可乐。他们不时举起杯子,一阵“干杯”声后,开怀畅饮。
他们5人都来自四川泸州,在瑞安务工好几年了,现在是这个工地的钳工和粉刷工。
张成勇是5人中最年轻的,20岁出头。为了减轻家里的经济压力,他高中辍学,先后跑到广东、福建等地当建筑工人。
虽然现在的工地离瑞安市区并不远,但张成勇很少和工友出去散步,即使外出,也是在附近广场上看跳舞,除此之外就很少有其他娱乐活动。
“瑞安的消费水平高,看场电影要几十元。我们能选择的消遣活动太少,最多和老乡打台球。”张成勇说,工作在工地上,吃住在宿舍里,生活状态几乎是“两点一线”。
调查数据:受访者中,“偶尔外出”和“基本待在家里”占了绝大多数,其中47.2%的人选择“偶尔外出”。在“夜生活的方式”选项中,“看电视”成了大多数人的首选,其次是“上网”、“逛街”、“打牌搓麻将”、“走亲访友”。
沉浸书海其乐融融
时间:8月5日20时20分许 地点:浙江长城换向器公司图书室
与恋人在一起最能填补内心空虚
时间:8月6日20时许 地点:玉海广场
市区玉海广场上,小季和女朋友小周并肩坐在喷泉旁的长椅上闲聊。夜晚,是他们一天中难得的休闲时光。
两人都来自安徽,同为20多岁的小年轻,在老家就认识了,一起来瑞安务工,小季是一名快递员,小周是一家奶吧的营业员。
白天,小季很忙,经常到19时许才下班,已经非常疲劳,下班后就在出租房看看电视,或者给女朋友发短信。而小周常上夜班,两人不能经常见面,每天打一两个电话是他们最开心的事情,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出来相聚。
“今天天气真热,浑身都是汗,干完活都快累趴下了。”小季揉着肩膀,轻轻地对小周说。小周把包放在一旁,在男朋友肩上按摩了几下。相比白天的忙碌工作,这时的他们放下了一天的疲惫,享受这美好的夏夜。
对于远离故乡在异地务工的他们来说,与恋人在一起的温情最能填补内心的空虚。
坐了许久,两人起身在广场附近散步。
“难得可以聚在一起,逛逛街、吃个饭,在外滩或者玉海广场吹风、聊天,就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刻了。”小季拉着小周的手,在街边的小吃摊位停了下来。两人买了点烤肉串,小季贴心地递给小周。两人边走边逛,往虹桥路后街的方向走去。
这里是他们平时最喜欢逛的地方,看看商店内琳琅满目的商品,品尝街边各色各样的小吃。小季给小周买了一碗她最喜欢的瘦肉丸,两人一边品尝,一边细细品味其中的甜蜜。
再过几个小时,太阳又将爬上天空,他们又要投入为未来而拼搏。
调查数据:32.6%的人认为,“工作忙、时间少”是限制夜晚休闲活动的主要因素,其次分别是“精力不足”、“收入低”、“休闲地方太少”等原因。
记者手记
让新居民的夜生活精彩起来
为新居民务工青年创造一个适宜的“休闲阵地”,需要有关部门、企业的共同努力。当很多企业主因“用工荒”心发慌时,不少企业从员工精神方面的需求着手,在工作时间以外,开展有针对性的自娱自乐活动,既促进企业文化的形成,也维护企业员工队伍的稳定。政府部门也可以通过政策上的倾斜,鼓励更多的民间资本,投向带有公益性质的文化消费领域。
只有让新居民的生活精彩起来,他们才能安心地待在瑞安,为第二故乡的建设添砖加瓦。
选择休闲活动的主要限制因素
新居民下班后夜生活主要内容
项乐茹 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