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志成城决战“潭美”
——我市各地抗台侧记
■记者 林长凯 陈希林 见习记者 潘敏洁 实习生 陈子莹/文 记者 庄颖昶 特约记者 方孔德/图
受台风“潭美”影响,8月21日晚出现狂风暴雨,导致我市部分地区受灾,人员被困江中岛、工程设施被淹、养殖水产品被冲走、房屋倒塌、公路坍方……灾后,我市各地全力以赴,迎战“潭美”。
陶山 紧急营救18名被困工人
8月21日晚的狂风暴雨使飞云江江水迅速上涨,18名在碧山桐田沙上制砖的工人被困,情况非常危急。了解危情后,陶山镇以及碧山社区组织相关人员积极开展营救,昨日凌晨3时许成功把被困人员转移到岸上。
8月21日下午16时许,碧山社区全力部署抗台工作,重点关注在桐田沙上的养殖场和工人。当时正值飞云江退潮,江水水位下降,船只无法开到对岸,救援人员在岸边等待救援的最佳时机。
“后来随着风雨逐渐加大,水位上涨,加之天色暗下来,桐田沙上的工人心里害怕就拨打了110报警。”碧山社区党委书记朱训区说,当工人们报警时,救援人员已在岸边尝试开展营救工作,但都没有成功。
晚23时许,江水涨平,5名救援人员开船登上桐田沙。由于这些工人被困在桐田沙一个岛中岛上,救援人员只能用简易船,来回6次顺利把18名被困人员接到沙堤上,然后乘船返回岸上,而此时已接近第二天凌晨3时。
上涨的江水还淹没了设在桐田沙上的南美对虾养殖场,大量南美对虾被冲走,造成经济损失约500万元。目前,陶山镇以及碧山社区已采取紧急措施帮助其开展灾后自救,争取把损失降到最低。
高楼 全力抢修“受伤”绿道
“潭美”带来的暴风雨给高楼造成很大损失,绿道工程被水淹没,部分公路坍方,山边的老房倒塌,400多亩良田被淹等。
绿道工程大华村段的地势较低,前段时间正在进行喷浆作业。暴风雨的积水把喷浆机器淹没,其他部分设施被水冲走。昨日早上,记者在现场看到,还有一些喷浆机器浸泡在水中,施工人员在一旁忙着抽水,抢救机器。而清潭大桥旁绿道工地上的打桩机主体部分也浸泡在水中,等待维修。
高楼镇副镇长陈德顺说,眼下正是绿道紧张施工期,现机器被水淹没需修理,绿道施工进度将被拖延。
大风还刮沉黄岙村1艘在赵山渡水库里的渡船。黄岙村村委会主任蔡永树说:“我们村在赵山渡水库里共有6艘渡船,在台风前均已拴在渡口,但后半夜渡口出现坍方,1艘渡船脱缰并被风刮沉。”
据了解,昨日,这艘沉船已被拖上岸。蔡永树表示,将马上组织修理渡船,修复渡口,让渡船发挥更好的作用,为两岸人们的来往提供方便。
湖岭 尽快落实大桥抢修方案
台风过后,湖岭潮鹿大桥成了危桥。据了解,潮鹿大桥长约220米,宽约4.5米,横跨三十四溪,是连接潮基社区和鹿木社区的主干道。
“湍急的水流冲走了桥下的基石,致使桥墩沉降,成为危桥。”湖岭镇副镇长沈林海说。目前,大桥的两端已被堵住,并放置了危险指示牌,行人不能通行。“待洪水过后会尽快请专家勘测,落实大桥抢修方案。”
昨日9时许,一块块巨石夹杂着山泥滚下山体,堵塞了瑞枫线峰垟段路面。湖岭镇桂峰社区党委书记郑建胜说:“山石总体积约20多立方米,造成交通中断。”随后,公路段工作人员经过1个多小时的疏通,于10时多恢复通车。
农民 “潭美”让农业生产喜忧参半
“潭美”给农业造成一定损失外,也缓解了农业生产的缺水状态。昨日,记者从陶山金潮港观光农场了解到,“潭美”造成部分高接新品种的瓯柑树枝折断,经济损失达10余万元。
农场负责人林化飞说,台风虽然带来一定损失,但也缓解了持续高温天气造成的干旱问题,对瓯柑接下来的生长还是有好处的。
此外,“潭美”还给水稻生产带来好处。因前段时间持续干旱,部分河道水位下降,给水稻灌溉带来了抽水困难。马屿天井垟地形低洼,经常受台风影响而水漫农田。这次天公作美,雨水并没有让该片农田漫水。
马屿镇种田大户项宝荣的儿子项贤治告诉记者,因水稻现未到成熟期,所以这次台风未给水稻生产造成很大损失;此次暴雨让河道里的水位增高,方便了农田灌溉。
供电 积极抢修电力
“我的冷冻厂里没电了,请尽快来抢修!”昨日凌晨,一冷冻厂负责人拨打市供电公司海霞热线51100005寻求帮助。
受“潭美”影响,靠近江边的瑞安经济开发区的配电房内江水倒灌,导致电压器被烧,致使10多家冷冻厂用电中断。“接到电话后,抢修人员凌晨四五时赶到现场,立即展开抢修工作。”一电力人员说。
据了解,“潭美”还造成湖岭、高楼、马屿、塘下等地共计9条10千伏高压线路故障,6590余用户用电受到影响。
市供电公司全力抢修台风灾后受损电力设备,截至昨日13时,已累计出动抢修车辆166辆次,抢修人员526人次,14支共产党员服务队、218名党员干部奋战在各抢修点,目前大部分受灾地区已恢复送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