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8版: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数字见证瑞安工业发展轨迹
奏响“工业强市”最强音

    数字见证瑞安工业发展轨迹

    奏响“工业强市”最强音

    开栏语:工业是强市之基、实力之本、活力之源,工业企业是支撑瑞安经济发展的脊梁。今年以来,随着“百组千干破百难”活动和“合力扶企·实干圆梦”行动的开展,以及“力争2015年创成省级工业强市”目标的提出,我市迅速形成了加快工业发展的共识共为。而作为瑞安工业经济的“风向标”、拉动区域发展的“火车头”,工业50强自然担负起了重任,引领瑞安工业企业发展,支撑瑞安工业壮大。从今天起,本报将陆续推出“引擎力量·瑞企榜样”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记者 陈丹丹

    工业整体实力得到提高、工业企业规模得到扩张、工业内部结构得到优化——日前市经信局定期发布的全市工业经济运行分析报告中,一组组数字见证着我市工业前行的轨迹。

    今年以来,我市一系列振兴实体经济的扶持政策、措施效果逐步显现。1至7月份,全市工业企业总产值535.91亿元,同比增长3.8%;全市88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409.5亿元,同比增长4.2%。

    对此,市经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一直以来,发展工业经济都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旋律’。我们在正视工业发展现状的同时,更要坚定对瑞安工业发展的信心,继续在主攻方向上发力突破。”

    传统主导产业平稳增长

    【数字】汽摩配、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品和机械电子是我市三大主导产业,去年实现工业产值422.8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61.2%。

    今年1至7月份,我市三大传统主导产业产值同比增长5.3%。其中,汽摩配行业在去年低基数的基础上实现恢复性增长,产值累计同比增长9.4%;高分子行业同比增长10.3%;机械电子行业形势较为低迷,产值同比下降1%。

    【轨迹】传统主导产业能之所以拿出这样的“成绩单”,得益于多年来我市持续加强对汽摩配、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品和机械电子企业的政策引导,提升企业设施设备水平和技术改造能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型。

    为保证传统主导产业平稳增长,我市制订三大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实施计划,通过了解企业生产现状和转型升级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迫切需要政府提供的相关服务,集中力量解决一批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最终引导汽摩配零部件向总成、整车发展,高分子合成材料及其制品向高科技、新材料发展,机械电子向机电一体化、重型装备发展。

    三大主导产业分布与优势

产业分布优势
汽摩配主要分布在塘下、安阳、莘塍等地,其中塘下企业数达70%以上构筑了从原材料、辅助材料供应、零部件到组装件的专业化分工,锻造、模具、换向器、电镀等相关行业同步发展,储送、销售、服务等系列配套较完整的产业体系。
机械电子在安阳、塘下、莘塍等都有分布,以安阳、经济开发区为主90多年发展历史,是瑞安传统优势支柱产业,产品门类多、关联性强,产业配套较完整,有技工优势。
高分子合成材料及其制品主要分布在莘塍、塘下、汀田、经济开发区等地聚氨酯革用树脂和氨纶是温州制革工业和服装工业的上游产品,尼龙切片有很好的产业支撑,塑料薄膜生产体系较完善。
    品牌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数字】从工业增长动力来看,今年1至7月份,我市规上企业实现新产品产值67.8亿元,同比增长23.2%;新产品产值率16.5%,比去年同期提高3.1个百分点。

    从产业转型升级来看,1至7月份我市规上工业实现高新技术增加值23.0亿元,同比增长8.0%,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1%。

    另据初步统计数据显示,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9.9%,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为20%。

    【轨迹】近年来,我市推出多项“组合拳”,帮助企业通过自主创新助推转型升级。重磅推出《关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振兴实体经济的意见》以及配套政策,设立专项资金,技术改造资金补助标准由原来最高6%提高到12%,单个项目补助金额由原来最高300万元提高到1000万元;技改贴息由原来的5%提高到8%,在温州各县(市、区)中贴息力度最大。

    此外,我市还坚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行业,率先筛选确定一批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强的转型升级重点项目,打造产业转型“龙头”,并充分发挥高新技术对产业带动作用,积极落实高新技术产业优惠措施,对高新技术企业给予重点扶持,已形成一定规模的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显现。

    多项政策帮扶企业发展

    【数字】2010年,我市工业经济迎来大发展,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达1011.5亿元。2011年,我市工业总产值创下1135亿元的纪录,同比增长14.6%。2012年,我市实现工业总产值1102.7亿元,虽有所回落,但今年上半年形势有所扭转,呈现“缓中趋稳、缓慢回升”的特点。

    【轨迹】 工业总产值的攀升,与企业自身发展、转型升级分不开,同时也与市委、市政府历年来出台的一系列发展和扶持工业经济的政策所起作用密不可分。

    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我市见事早、行动快、措施实,今年以来,开展“合力扶企·实干圆梦”系列活动,落实振兴实体经济“1+X”政策,帮助企业有效解决难题。

    另外,“千名干部进千企”活动也有效开展,市四套班子领导亲自上阵,以“1+10+10”的方式组团攻坚,1334名干部先后与1300家企业结对,坚持帮扶减负与创新增效“两手抓”,为小微企业建立“创新联盟”。

    2012年瑞安工业五十强企业分布图

1.华峰集团有限公司
6.浙江华建尼龙有限公司
11.荣光集团有限公司
16.浙江力诺流体控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1.浙江时代铸造有限公司
26.健力粘扣带有限公司
31.鑫田集团有限公司
36.中精集团有限公司
41.浙江人本鞋业有限公司
46.瑞安市吉尔康鞋业有限公司

3.胜华波集团有限公司
8.瑞标集团有限公司
13.浙江环球滤清器有限公司
18.浙江通力重型齿轮股份有限公司
23.浙江瑞星化油器制造有限公司
28.瑞安市江南铝型材厂
33.中欧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38.好汉集团有限公司
43.浙江稳达减振器有限公司
48.浙江联大化工有限公司

5.嘉利特荏原泵业有限公司
10.南洋汽摩集团有限公司
15.浙江天瑞药业有限公司
20.华尔达集团有限公司
25.浙江世茂皮业有限公司
30.云顶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35.瑞安宝源化工有限公司
40.浙江迅达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45.浙江高氏杰服饰有限公司
50.浙江中化塑料有限公司

2.瑞立集团有限公司7.赛纳集团有限公司12.瑞安光裕针织有限公司17.奥凯嘉集团有限公司22.仙桥集团有限公司27.瑞安市李尔汽车面料有限公司32.浙江华滨包装材料有限公司37.浙江瑞金铜铝型材有限公司42.瑞安市海霸洁具有限公司

47.浙江华泰塑胶股份有限公司

4.温州瑞明工业股份有限公司9.安固集团有限公司14.瑞安市东威塑胶有限公司19.浙江长城换向器有限公司24.奥光集团有限公司29.蜘蛛王集团鞋业有限公司34.浙江雅虎汽车部件有限公司39.正昌道森集团有限公司44.浙江铭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49.浙江锦佳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在现场
   第00003版:有话说
   第00004版:有话说
   第00005版:百姓事
   第00006版:财富榜
   第00007版:议事厅
   第00008版:专版
   第00009版:专版
   第00010版:温州垟
   第00011版:远望角
   第00012版:玉海楼
   第00013版:专版
   第00014版:专 版
   第00015版:广告
   第00016版:学周刊
数字折射瑞安工业经济积极变化
奏响“工业强市”最强音
瑞安日报 专版 00008 奏响“工业强市”最强音 2013-9-1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