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平台 大服务
交警大队交通管理迈入“微时代”
■通讯员 郑悦慧 记者 金行哲
“104国道汀田段流量较大,通行缓慢”、“多起事故加上隆山东路和罗阳大道路口停电,造成道路不畅”、“处理电子违章系统免分的信息,属误传”……
在瑞安,很多市民在驾车出行前,都会习惯地打开微信,查看“瑞安交通管理指挥中心”官方微信公共平台,看看这些信息,了解当天的路况。也有不少不开车的市民,乘坐公交车前也习惯性向平台发信息咨询具体线路。
自今年7月8日“瑞安交通管理指挥中心”正式开通以来,在短短2个多月,该官方微信似乎已成了瑞安市民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固定粉丝达到2万余人。正因如此,该平台日前成为全国公安政务微信协作联盟第55家会员单位,成为我省首家获批的县(市)交警大队。
创新引领,抢占“微空间”制高点
微信是网络信息时代多元化的产物,当社会公众对微博的热情在逐步消减时,微信不失时机地登上了前台。市交警大队基于对政务微信发展态势和空间的把握,顺应信息变革“进化法则”,本着电子政务互补、整合原则,抢抓先机,大胆试水。
据交警大队负责人介绍,“瑞安交通管理指挥中心”微信不同于微博的主动性拓展,更多的是来自用户自主的需求判断。微信强大的后台管理工具,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用户需求,最大限度发挥其互补的功效,积极地选择和调配他们各自的利弊、长短,加以科学合理运用。
在微信平台建立初期,主创人员就将“瑞安交通管理指挥中心”微信平台定位为“本地化”角色和“本土化”经营,覆盖人群指向大多为本地人群。虽然打造本地“专属微信”会对粉丝数量构成抑制,但是微信的实际传播面更广,微信的强关系圈子可以促进“瑞安交通管理指挥中心”微信平台的高认可度,口碑效应凸显。
在内容上,该微信平台则围绕“行政窗口、应急动员、宣传阵地”三大核心功能,实现了车、驾、管等全方位的信息服务。除了提供实时路况信息查询、交通违法查询、事故处理指南等相关查询内容外,交警部门还通过微信平台公布市区单行线分布、公交线路、交通违法处理窗口地址,及瑞安车辆4S店故障救援电话等服务内容。
由于微信公众平台每天只能发一条信息,这种发布规则的限制促使“瑞安交通管理指挥中心”微信平台在发布内容时会更加往深度发展,内容选择更精细,选择最重要、最时效、最想让受众看到的交管特色新闻和专业资讯,第一时间内将信息发布,使信息传播和服务更加精准,给予用户崭新体验,充分发挥了微信在交通管理各类突发事件预警和公共服务中的优势。
规范运作,构建“微警务”新机制
“目前,警务微信还是一项全新课题,我们一直在努力探索。”该负责人说,为提高“瑞安交通管理指挥中心”微信的运营能力与技巧,他们针对性地组织业务技能培训,定期向通讯软件专业人员学习请教,不断提高警务微信日常维护、经营技巧、更新管理、规范运作的水平和能力,保障了微信平台高效、有序运作。
同时,交警大队还与中国警察网发起成立的“全国公安政务微信协作联盟”保持密切联系,研讨分享经验,探寻发展规律,提升警务微信影响力,传播交警正能量。
据了解,为能及时处理和办理微信相关事宜,大队建立了微信每日值班制度。设立微信专管员,上班时间由微信专管员负责,空档时间由1名指挥中心民警和7名协辅警轮流24小时平台值班,从事微信平台日常素材维护更新。
每天,他们都会即时收集交通热点、提醒要点和实时路况,工作时间每隔半小时更新一次路况,值班时间每隔1小时更新一次,如遇高速封道或其他紧急情况,实时发布路况信息。每日编发1期交管资讯。
今年台风“苏力”登陆当天,他们就更新实时路况25条,自动回复网友信息1226条;登陆前后共发布相关资讯2条。
为了能提高市民和社会对“瑞安交通管理指挥中心”微信的关注度,获取众多粉丝,交警大队与瑞安日报、瑞安广播电台以及网络媒体互动合作,利用他们的媒介优势,宣传和推介警务微信平台,滚动发布“瑞安交通管理指挥中心”二维码图片,设计制作微信平台宣传海报,张贴于交警大队各个对外窗口,在交警大队、瑞安市公安局、瑞安电信、瑞安市人民医院的官方网站设施“飘窗”。
提升效能,扩大“微问政”影响力
自微信平台开通以来,交警大队通过路况实时更新,交通管制信息的及时发布,引导市民选择适宜的出行路线,我市拥堵状况明显缓解。
今年7月8日—9月7日,我市共接报拥堵类警情422起,与上两月环比下降19.3%,取得明显成效。今年秋季开学前,交警大队通过微信平台发布“下周起,安阳路部分路段限时单向通行重启”的信息,受到市民广泛关注,9月2日开学首日,该路段逆行违法与去年同比下降50%,全市路阻警情同比下降9.1%。
交警大队还根据警情特点,通过发挥微信与老百姓距离近的优势,利用文字、图片相结合的特色,发布雷雨雾天安全行车注意事项、道路施工隔离措施、防车祸防酒驾、交规解答、案例播报、警方辟谣等“微提示”,为交通管理开辟了一条安全宣传的崭新途径。
其中,因平台具有点对点的特点,警方辟谣的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8月15日下午,微博、论坛、微信朋友圈等网络媒体有不少网友转发一条关于“瑞安飞云江大桥限速50,超速扣6分,超速被拍的”的帖子,当天不少人打电话或到交警大队咨询是否属实。次日一大早,交警大队立即通过微信平台迅速发布“警方辟谣:‘飞云江大桥限速50,车辆超速被拍’信息不实,属误传。”该信息发布后,这谣言立即就平息了。
9月2日,我市论坛、微信朋友圈、微博等网络又有不少网友转发一条关于“9月1日—10月1日,1个月期间,处理电子违章统统免分”之类的帖子。当天,交警违法处理中队和各辖区中队处理窗口人流量明显增加,众多市民询问为何不可免分,造成不良影响。当天下午,交警微信平台发布辟谣信息后,各处理窗口逐渐恢复正常状态,网络媒体上也不再见此谣言信息。
截至昨日,“瑞安交通管理指挥中心”微信平台的功能已扩展到10项便民服务,共编发各类道路交通管理资讯51期,设置自动回复网友信息56876条,受到市民的一致好评。
这个微信平台的开通,还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微信平台开启后,就有网友在微博、论坛上发出“ 瑞安交警开通微信公众平台了,可查实时路况、车辆违章!”的帖子,网友纷纷跟帖对此举予以肯定。这让警民关系进一步密切,交警社会评价进一步提高、交警队伍形象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