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11版:远望角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男子1986年10元“入股”信用社
27年后获利8.91元
老人感叹:当年可买100斤大米,如今只够吃碗面
宣汉信用联社:当时的股金相当于存款,不是股权

    男子1986年10元“入股”信用社

    27年后获利8.91元

    老人感叹:当年可买100斤大米,如今只够吃碗面

    宣汉信用联社:当时的股金相当于存款,不是股权

    27年前,四川达州市宣汉县的小学老师彭时体用10元钱在当地信用社入股,按照社员证上的约定,其后每年可以分红。27年后,当他拿着社员证去找信用社时,工作人员却告知:除可以退还10元本金外,还可以领取8.91元的利息。

    老人回忆,那时的大米才1角多钱1斤,10元钱能买将近100斤大米,“存了27年却只能获得8块多钱的利息,现在的物价只够吃一碗面!”

    “入股”

    2元1股 1986年买了5股

    10月11日,76岁的彭时体老人向记者展示了一个红色的小本子。小本封面烫金字写着“宣汉信用合作社社员证”。这本泛黄的“社员证”虽然历史久远,里面的红色公章以及字迹仍清晰可见。翻开社员证,上面记录着编号为1662,发证日期为1986年8月30日,入股股数为5,总金额10元。

    据老人回忆,1986年,他在宣汉县花池乡小学当语文老师,一个月的工资就三四十元。“当时有个朋友在乡信用联社工作,当时他推荐我入股分红。”彭时体说,股金为2元1股,本来只想买1股的,但在朋友的极力推荐下,购买了5股,一共10元。他的朋友口头上说的,并没有明确每年能分多少。“自从入股之后,我一直也没有分过红。”老人出示的社员证分红记载栏是一片空白。记者注意到,这本社员证并没具体的明细规定如何分红。

    “分红”

    先说5元 最后确定8.91元

    今年8月,彭时体的儿子得知乡里的信用社在退还股金,于是拿着父亲的社员证到花池乡农村信用合作社咨询,柜台的工作人员告诉他,除了可以退还本金10元之外,只能得到5元钱的利息。

    “存了27年只有5块钱,平均每年不到2角钱的利息。”彭时体一家人都有一些疑惑。“我实在无法接受。”彭时体的儿子认为,当年的10元钱完全不能等同于现在。按照社员证的约定,既然已经入股,就是信用社的股东,应该享受到分红的权利。现在信用社发展了,效益也好了,分红怎么也不止5元钱。

    11日下午,记者陪同老人来到花池乡农村信用合作社,柜台工作人员看了老人的社员证之后解释称,因为有不少人是1995年入社的,按照这个来算,到今年的利息就是4.95元,而当时彭时体的儿子并没有说老人入社的具体时间。

    “按照如今3.3%的年利率计算,可以获得利息8.91元。”在听了工作人员的解释后,老人摇了摇头,表示不愿意进行兑换,“存了27年只能获得8块多钱的利息,现在的物价只够吃一碗面,真是没想到!”彭时体说,他今后也不打算兑换了,就把社员证留作纪念了。

    信用社回应

    历史遗留问题 此股金不是股权是存款

    11日上午,记者帮老人将这个问题反映到了宣汉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其有关负责人解释称,当时的股金并不等于股票,那个年代流行合作社,交了股金就可以变为社员,社员就可以享受一定的互助贷款优惠,那是当时国情下的一种产物。那时的股金实际上是“存款化股金”,就相当于存款而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股权。

    “如果是真正意义上的股权,也要和信用社的经济效益挂钩。”他介绍,长期以来,宣汉全县的信用合作社基本都处于亏损状态,只是近几年来,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下,信用社的效益才逐渐转好而盈利。以前有很多不规范的地方,这是一个历史性遗留问题。“以前的信用社经常出现亏损,按照规定是不分红的。”该负责人说,这类社员证或股金证,按照国家兑换政策规定,一般将其转化为存款,并支付相应利息。

    [新闻链接]

    我国上世纪实施了保值储蓄政策,很多人选择24年兑付,今年正好到了兑付期。各地储户约定收益的保值储蓄存单被缩水。

    湖北

    约定22万元变1万元

    24年前,丹江口盛某夫妇在建设银行办理了2000元的保值储蓄存单,期限为24年,约定收益22万元。存单到期后,却被告知存单失效,本息只能兑现8400元,后调整为10596.24元。

    安徽

    约定14万元变4000元

    1989年,赵女士在建行六安地区中心支行皖西路储蓄所,办理了“全家乐”定期保值储蓄,存入1000元,24年后可拿14万元的本息。本月6日,银行工作人员告诉她,国家政策有调整,只有4000多元。

    河南

    约定1.1万元变400元

    1989年8月,南阳的老聂在银行办理了一张100元的存单。存折上显示,24年到期后给付本息1.1万元。24年后,老聂却被告知,因为政策变动,本息变成了400多元。

    (新华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聚焦点
   第00004版:在现场
   第00005版:微播报
   第00006版:财富榜
   第00007版:专版
   第00008版:百姓事
   第00009版:百姓事
   第00010版:温州垟
   第00011版:远望角
   第00012版:云江潮
   第00013版:广告
   第00014版:金周刊
   第00015版:金周刊
   第00016版:广告
男子1986年10元“入股”信用社
27年后获利8.91元
计划招录
1.9万余人
13人被处理
瑞安日报 远望角 00011 男子1986年10元“入股”信用社
27年后获利8.91元
2013-10-1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