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水的日子
■张秀玲
没水的切肤之痛在这几天刻骨铭心。
“菲特”过后第一天,得知停水,不感意外,虽然家里仅存的是两个月前积蓄的小半缸水。因积蓄时间长久了,怕不卫生,用的时候,先把它烧开,但不敢作为饮用水。以为水很快就有,所以煎熬着不喝水,但到傍晚了,还没有迹象。口渴难忍时,竟至想起了《巴黎圣母院》加西莫多被捆绑在广场的那个场景,他的那声“渴渴渴”,似乎就是我的状况。于是涉水到楼下“十足”买矿泉水。后知后觉的我,居然没想到一般的矿泉水早已被抢购一空。无奈,买了价格昂贵的矿泉水。4.5元一小瓶,两瓶,我一饮而尽。
今天基本没大用水,菜也只烧两样,但水缸很快将见底。这点水,让我精打细算。晚上洗脸,夫妻俩轮流着用。至于马桶,效仿三楼大妈,直接到楼下喷泉提水。但洗澡还成问题。此时,微信群中得知一个同学住在国际大酒店,得知可以洗澡,便迫不及待过去。一到房间,想不到有20多位同学早已在排队呢。
第二天了,依然没水。水缸里的水基本见底了,幸亏学校停课,不用上班,刷牙洗脸马虎一下。午饭也将就,蒸点鱼干,至于蔬菜,太耗费水,不买了。马桶依旧用楼下喷泉水。此时亲朋好友联系密切胜过春节,大家到处询问哪里有水。得知有的低矮处有水,便提着水桶兴冲冲过去,但长长的队伍让人望而生畏。还是买桶装的矿泉水吧,但这只解决烧饭烧菜问题,洗洗刷刷若用矿泉水,毕竟太贵了。洗澡的问题还是让人焦头烂额,这样的天气怎能将就。家里的衣服也已经冒着臭气了。傍晚时分,得知有的地方有水了,只要是熟人,大家拖儿挈女,不辞“万里”驱车赶去。有的赶往塘下,有的赶往莘塍。得知莘塍妹妹家有水,众多姐妹举家而去,洗澡洗衣服。煎熬了两天,洗澡之后的神清气爽让人顿感轻松无比。
第三天下午,每户人家断断续续有些水。当家里水龙头开始流出一点水时,尽管不够清澈,但那失而复得的感觉让人热泪盈眶。同学说,几天饮食的马虎,那顿晚餐只是多了汤汤水水,吃起来特别香甜。同事说,平时习惯洗手都是让水龙头哗哗流,但今天刚有水时,竟然变得珍惜,仅放一点点水,生怕它流光。
很多东西只有在失去后才觉得曾经拥有的值得。对于这次突如其来的停水,我能够维持几天的生活,也是得益于厨房的小水缸。因为水缸的存在,平时放些水,尽管平时几乎没用得上,但这次成了救命水。这次因为停水猝不及防,很多人家里几乎没有任何蓄水,试想,如果厨房备有水缸,也不至于第一天就如此不知所措。于是大家便怀念起水缸的好处。现在的房子,习惯了用水的正常,装修时,已经把水缸忽略。有同学说,台风那晚也想蓄水,但家里找不到蓄水的东西,没有水缸,没有浴盆,就只有两个小水桶。
将近3天的停水,无疑是一场难以忘却的集体记忆。大家一致认定,可以没电但绝不能没水。水是生命,这个道理在这次得以根深蒂固。当我们在灾后重新自由享受水的时候,得知余姚断水断电,他们的困窘,我们完全可以感同身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