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慌,踩我的背下来”
风雨营救,陶山干部弓身当台阶
本报讯(记者 夏盈瑜 林长凯)这几天,在陶山乡间,为抢救大水中围困人员,“干部弓身当台阶”一事传为美谈。
时隔数日,市预备役二营六连一排排长、陶山镇霞林村党支部支委委员林成坚、陶山镇人武部长何东陪记者来到事发现场——陶山沙门村的3间砖木结构的老式民房前。
“啊,就是你!我踩着你的背上的船!”80岁老人吴娟妹一眼就认出了林成坚他们。
沙门村是我市最低洼的地带之一,沙门溪绕村而过,台风后,水位疯了一样地上涨。10月7日早上9时许,吴阿婆一家惊得大呼:“一世都没见过涨得这么快的水!”1个多小时前,他们以为1米左右深的积水很快会退去,可没过多久,水已经漫到二楼,一家人被水围堵,外逃无路……
“快,救人要紧!”得到消息的陶山镇党委书记周晓华一声令下,何东、林成坚和5名民兵,穿上雨衣冲出镇政府大楼,驾驶冲锋舟消失在风雨中。
到达目的地时,台风“菲特”尚未走远,风力仍很大,雨越下越猛。他们朝着民房喊话:“有人吗?我们来救人了!”
3间民房的两户人家迅速集中到阳台上,拼命招手。
冲锋舟靠拢。晚辈们把吴阿婆第一个搀上去。身材瘦小的阿婆,好不容易坐上阳台栏杆,可要从栏杆上“跳”进冲锋舟,至少有1.5米的距离,冲锋舟来回摇摆,老人吓坏了。
四五名队员不约而同地弯腰弓身:“老人家,不要慌,踩我的背下来。”
“我个子最高,我来。”冲锋舟操作手、身高183厘米的林成坚自告奋勇。
队员们各就各位,狂风骤雨中,一人抱住房子柱子,稳住冲锋舟前头,两人稳住冲锋舟后头,何东和其余队员接老人。
可老人刚踩上,又把脚缩回去了。林成坚下意识把身子再弯下去一点,再稳一点:“阿婆,我结实着呢,放心地过吧!”
下来了,队员们左右搀扶,一把将老人接住,马上拿雨衣给她穿上。
第二位下来的是60岁的张学英,她被风雨吓得有些晕,想踩上去又有些不忍,“娒啊,踩不得啊。”老人的脚踩上林成坚的背,他稍晃了一下,但很快就调整过来。
接下来,是吴阿婆8岁和14岁的孙子。两孩子看到积水这么深,全身直打哆嗦。在救援人员的鼓励下,孩子们一只脚踩在林成坚背上,被抱了下来。
一个,又一个……
连续救五六人后,林成坚感到有点吃力,汗珠从额头渗出。“成坚,你休息一下,让我上。”何东命令。“你们也辛苦,我个子高,还是我来。”林成坚说。
最后下来的是吴阿婆的女儿吴源萍。
43岁的她有些恐高,风雨飘摇中,两只脚都站到林成坚的背上。“大胆踩过去,别怕!”何东等人在边上大声说。
被困二楼的9名群众全部营救成功。
冲锋舟在狂风暴雨中,迅速把人们送到安全地带。
42岁的林成坚,是一名有着22年党龄的老战士,这位铁骨铮铮的汉子坚定地说:“人民养育了自己的战士,危难时刻,别说为人民弓背当台阶,哪怕用自己的生命换百姓的生命,都不为过!”
“党员干部,关键时候就要冲锋在前。”同样有着20多年党龄的何东说。
让我们将前文中没有点名的民兵一一点名:朱国银、张德密、吴跃飞、华允杰、沈晓。参与救援的7人中,4人家里漫水,受灾严重,而他们的亲人,都是最后撤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