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缸补甏,没见过吧?
@夏季细菌:@瑞安日报-报料王 修缸,第一次见到。
记者核实
“修缸,这辈子第一次见到,感觉很稀奇。”昨日,@夏季细菌 在塘下镇里北垟村发现了一名正在修缸的老师傅,师傅身旁围了不少好奇的年轻人。
戴着老花镜的老师傅先是仔细观察了整个水缸,寻找几个需要修补的地方,接着一手拿铁锤、一手拿铁钉,小心翼翼地凿洞眼,凿几下,朝缸子吹几口气,掸掸灰,又继续凿。铁器碰撞陶器,发出“叮当、叮当”的清脆响声,在午后空旷的村子里听起来异常悦耳。
修缸补甏其实是一门传统的老手艺,对于“80后”、“90后”来说,还真没见过。在老一辈人眼里,居家过日子就该节俭,因此“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成了那个时代的优良传统。那时候家家户户都有用破了的缸,因为经济条件所限,大都舍不得丢,于是就出现了修缸补甏这门手艺。
年纪稍大的网友说,以前,修缸只能混口饭吃,发不了财。上世纪80年代以前,隔三差五能看到修缸的师傅,挑着简单的用具,行走在大街小巷,一路喊着“修缸”。但此后,这样熟悉的喊声逐渐消失。对于繁华的都市生活而言,修缸这门老行当显得有点寂寞和落伍。一来是因为水缸的需求量少了,二来会这门老手艺的人越来越少。 (记者 孙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