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着盒饭下乡的农村指导员
——记高楼镇塔石村农村指导员王照汉
■记者 欧苗苗
自带盒饭下乡,从不花村里一分钱,不吃村民家一口饭。高楼镇塔石村农村指导员王照汉质朴踏实为民办实事的事迹,在村里传为美谈。
高楼镇塔石村距市区约半小时车程,美丽的绿道样板工程就在这个村,眼下,村里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美丽乡村建设。
记者采访时,王照汉正在工地上和几名施工人员讨论围墙石块色调的问题:“咱这工程打造的是‘古堡式’围墙,石块的形状、色调都非常重要,还劳大家多费心思。”
正说着,村里的老书记、老村委会主任等人来找王照汉为村里的停车场建设出谋划策,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提出各自建议。
“不论怎样,停车场一定要最大程度地满足村民的利益,否则盖再好的停车场都没用”王照汉认真地说。
听到这话,在场的老人们一个劲地点头同意。
塔石村有400多户人家,近2000人,即将开建的绿道服务站和景观建设,因为涉及到政策处理,王照汉少不了跟村民们面对面地打交道。这些日子,天还微微亮的时候,他除了在工地走上一圈,便开始挨家挨户地到村民家中,不厌其烦地跟村民谈心,这是个看似轻松实际上非常辛苦的活,王照汉从未喊过一句累。心平气和、不浮不躁的亲和力,让王照汉成了村民的好朋友。
一晃快晌午了,由于工人们几乎都是本村村民,他们各自分头回家吃饭去了。记者跟在王照汉后头,又饿又渴。干了一上午活的王照汉还一身是劲,他递给记者一瓶矿泉水,自己拿起自带的水,咕咚咕咚喝起来。
据了解,该村只有一家点心店,没有饭店。
这时,63岁的村老报账员王瑞铰从家中走了出来,一看到王照汉就立即拉着他的手,热情地请他到家里歇歇,吃个便饭。
王照汉摆摆手:“大叔,谢谢,谢谢!我自己带饭了。”
“天天为村里办事,却自带饭盒,现在这样的干部真少有。”王瑞铰说村民们都从心里钦佩务实的王照汉。”
说这话时,工人凌传勇来到我们身边,他说,王照汉总是工地上来的最早的一个人,早上6时,别人还在被窝的时候,他的身影就已经出现在工地上了。“照汉哥是我所遇见过的最好的下派指导员,性格好,会干事,这是我们村的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