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11版:玉海楼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浮龟山·祇头山
浊浪澄波同一水
课孙教子事桑田

    浮龟山·祇头山

    浊浪澄波同一水

    课孙教子事桑田

    ■林成植

    在其山岗,踞明·弘治年间进士、湖广布政使司谢杞及家族墓;在其山麓澄头村,繁衍生息着名门望族——著名山水诗人、永嘉太守谢灵运的后裔。这里,山川秀丽,名人代出,历史悠久,文化深厚……

    浮龟、祇头两山,约去城西35里,几乎平行地从南向北地静卧在小小的冲积平原上。当中隔着清波涟漪的桐浦,浮龟在浦东,祇头在浦西。浩浩的飞云江从其南麓流过,一座浦底陡门将两山的南端连了起来,成为两山间来往的通途。

    清·嘉庆《瑞安县志·山川》记:“浮龟山,一名澄头山,屹立江畔,状若浮龟。”浮龟山的坐落地叫澄头(宋时称“澄川”),故俗名澄头山;其状又像钟,故又名钟山。这山不高,谢杞墓雄踞南岗,历史文化十分深厚。

    谢杞,明·弘治年间进士,官湖广布政使司,家族地位显赫。谢杞,是永嘉(温州)太守,我国山水诗人始祖谢灵运的三十四世裔孙。这么一位家世显赫的高官为什么会葬在澄头山呢,其中有这么一段极不平凡的历史。

    唐杰出诗人刘禹锡有诗《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诗中的“谢堂”,指的是东晋宰相谢安的豪华官邸。谢安有兄弟六:谢奕、谢据、谢安、谢万、谢石、谢铁。当时,北方的符坚统一了黄河流域的小国,大举南侵,进攻东晋。元帝司马睿命宰相谢安发兵抵抗。谢安命五弟谢石为征讨大都督,其兄谢奕的儿子谢玄为先锋,领八万精兵在淝水西岸大败符坚的百万大军,使之“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这就是我国历史上著名以少胜多的淝水之战。因谢氏战功卓著,一门被封为四个“国公”:谢安为庐陵公,谢石为南康公,谢玄为康乐公,谢琰为望蔡公。就在授匾仪式的当时,康乐公谢玄的孙子呱呱落地,谢玄十分高兴,便把自己的封号给孙子取名“谢康乐”,即谢灵运(谢氏四十世孙),后任南朝·宋永嘉太守。谢灵运为官清正,为民造福,百姓为纪念他的功绩,上报朝廷,奉旨建造了康乐坊,把他居住的地方取名“谢池巷”,迄今尚存,且辟为公园供游人游赏。

    至北宋年间,谢氏第六十世孙谢佃在康乐坊出生。谢佃,博学多、宏才,荐为知阁门事,迁居瑞安谢岙。清·嘉庆《瑞安县志·人物》载:“谢佃,字用休,一名天申,居谢岙。永嘉洛学自周行己、许景衡始,而佃与潘旻继之。今《程氏全书》载佃问答四篇,《伊洛渊源录》载回答一篇,皆根据至理,其所得深矣。后以贤良荐知阁门事,卒葬谢岙梅垄山。”

    谢佃有子二,长子谢椿,次子谢柟。谢椿迁居澄川(澄头),成为澄头谢氏始祖。至明朝,七十三世孙谢愠出生,为明·成化年间进士,官石州知府。其子谢杞为明·弘治年间进士,官湖广布政使司。告老还乡后,归居故里澄头,为地方百姓做了许多好事。主要有四件:一、建造浦底陡门,把桐浦改造为淡水河,解决了两岸百姓的饮水和灌溉的困难。二、在桐浦上建造石桥,方便了浦西与浦东的交通,那桥还在,名“进福桥”。三、造了一条从浦西至后河的一铺路长的石板路。四、建造了祇陀寺、太平寺、奉真观、三元宫、浦口显济庙、云峰山西寺、外桐大斛堂、潘岱明惠寺、永嘉寂光寺等,功德遍布。去世后葬在钟山南首的山岗上,可日夜聆听云江潮汐的涛声。此墓分为四坛,规模恢弘、气势浩大,谢杞安葬在第二坛的当中。右侧竖《谢杞公之墓碑志》,左侧筑六角石制仿古坟亭,其中有一楹联云:“江畔钟山埋侠骨,春秋香火填功勋。”站在坟坛,视野辽阔:可眺南浦大地,瑞邑城郭;可听云江涛声,阵阵松风。忆历史烟云,大有“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的感慨。

    过去,澄头是一个自然风光秀丽的地方。这里清幽,陆路交通不便,但水路便捷,从瑞邑登舟顺潮而上,用不上一个小时就可到达,是避世隐居的好地方。清朝的瑞邑奇人李维樾晚年辞官到澄头置薄田以务农桑,告诫儿孙绝仕途不作清吏。还借云江浊浪与桐浦清流于澄头汇合的自然景观作《观潮示训》:“潮消云散仗周天,明月清风适自然,浊浪澄波同一水,课孙教子事桑田。”晚清,孙诒让在澄头创办了“澄江初等小学堂”,名气很大,培养了不少人才,成为陶山现代教育的发祥地。现在,校舍已废,遗址上盖上三座民房,实是遗憾。

    这里,是个古渡口。从新中国成立后到六十年代,这里又是瑞安至平阳坑和瑞安至陶山轮船的埠头。那屹立在江边的古榕还在,而越发葱郁了;那渡口的古亭仍在,只是破旧了些。后墙的壁上嵌着两块造路石碑,记述了澄头岩下村人民造路筑堤的努力和艰辛,其中一块石碑上还刻着四句诗:“密密林中莺鸪啼,处处丽花引人迷。点点白帆迎风展,对对银鸥江面飞。”通俗而生动地描述了古亭江边的美丽风光。

    祇头山,俗名塔山。天神为“神”,地神为“祇”。可见,祇头山是一座祭祀地神的山,谢杞在山坪上建了“祇陀寺”。祇陀寺坐北朝南,分前后两退,两旁厢房连接。这寺不大,但风景尤佳。寺在山顶最高处,四周是块偌大的山坪。站在坪上,空气清新,凉风习习,视野广阔,山下风光尽收眼底。祇陀寺历史悠久,从谢杞明时建寺至今已历经五百多年。现在,祗陀寺已有过修葺,特别是新建的上山“山门”,特别恢弘。山门为三间四柱三层挑檐结构,雕刻精细生动。中间两柱刻陈自枢先生撰的楹联:“祇陀开胜境千年禅寺钟声亮,云水蔚奇观四季游人足迹频。”

    祇头山,属典型的页岩构造。南端东侧裸露的山崖断壁,页层文理清晰整齐。若作妄自推论:这里原是海湾,由长期沉积形成页岩,后因岩层运动而隆起成为山丘。也许这就是浮龟、祇头两座相对独立的小山系形成的原因。

    浮龟、祇头两山不大,历史文化的沉淀十分深厚。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有话说
   第00003版:在现场
   第00004版:微播报
   第00005版:财富榜
   第00006版:百姓事
   第00007版:议事厅
   第00008版:温州垟
   第00009版:远望角
   第00010版:星光道
   第00011版:玉海楼
   第00012版:专 版
   第00013版:广告
   第00014版:学周刊
   第00015版:学周刊
   第00016版:学周刊
1929年西湖博览会
瑞安获奖展品及职员小考
浊浪澄波同一水
课孙教子事桑田
瑞安日报 玉海楼 00011 浊浪澄波同一水
课孙教子事桑田
2013-11-1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