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带绑蔬菜小心“毒”残留
市民建议超市用环保材料捆绑
■记者 黄丽云/文 孙凛/图
超市里,绿油油的蔬菜用胶带捆绑后,一捆捆整齐地摆放在货架上。但用胶带捆绑销售的蔬菜是否存在安全隐患?食用胶带残留物中的化学物质后对人体有害吗?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超市:蔬菜绑着卖,整齐美观
昨天上午11时,记者来到市区一超市的蔬菜销售区,不少品种的蔬菜用胶带捆绑后被整齐地摆放在货架上。“高个子”的蔬菜,如韭菜、豇豆、蒜苗、芹菜等,“头”和“脚”都被绑上了胶带。像青菜和生菜等“矮个子”的绿叶蔬菜也没有逃脱被胶带捆绑的命运。
记者发现,该超市用于捆绑蔬菜的胶带是蓝色的,胶带上并没有生产厂家的名称、安全标志等信息。
超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用胶带捆绑的蔬菜,看起来整齐美观,也有利于他们对蔬菜进行整理。此外,蔬菜用胶带捆绑起来销售,可减少顾客在翻拣时对蔬菜造成损耗,并且方便顾客拿取。
市民:用环保材料捆菜
“买回去以后撕掉胶带,然后用水多洗几遍就行了。”一位正在超市购买蔬菜的市民并不知道用胶带捆绑销售的蔬菜存在安全隐患。“超市里很多蔬菜都是用胶带捆绑着卖的,买的人也很多,应该没什么问题。”
记者发现,不少市民对用胶带捆绑蔬菜一事并不在意。但也有一些“较真”的市民,对用胶带捆绑销售的蔬菜很介意,市民管大妈就是其中的一位。“胶带撕下来后,蔬菜上还是会有胶,黏黏的,很难用水洗掉。”于是她索性将蔬菜被胶带捆绑过的部分扔掉。虽然有些浪费,但为了家人的健康,管大妈说还是得这样做。
有市民表示,在农村的一些集贸市场上,卖菜人都是用稻草绳捆扎蔬菜。稻草绳几乎不费钱,捆扎也方便,更重要的是这类原生态的捆扎方式不仅不会产生白色污染,也不会给蔬菜带来污染。超市不妨借鉴一下。
部门:管理或许还处于“真空”状态
记者了解到,胶带分为可食用级胶带和非食品级胶带。可食用级胶带的残留物经清洗、烹调被食用后对人体一般是无害的。而非食品级胶带则含有苯、甲醛等有害物质,如果残留物没有清理干净便进行高温烹饪,残留物中的部分化学物质就会分解,人长期食用会造成消化道黏膜损伤,严重的甚至有可能诱发哮喘等过敏性疾病。
我市超市捆绑蔬菜的胶带安全吗?为此,记者采访了市食品药品监督局、工商局相关工作人员,他们均称用胶带捆绑蔬菜销售并不在他们的管辖范围之内。
记者了解到,《食品安全法》中明确规定,直接接触食品的容器、包装都必须是无毒无害的。而《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管理办法》也要求,包装农产品应当防止机械损伤和二次污染。
[相关链接]
今年7月,宁波市贸易局出台相关政策,要求停止使用粘性胶带直接接触、包扎蔬菜。浙大宁波理工学院主攻粘胶研究的钟国伦教授,测试超市购买了3种用胶带捆扎的蔬菜后说,这些胶带的粘胶均是以丙烯酸酯为主要原料制成的。这类胶带从被粘的物体上撕下后,会有残余粘胶留在被粘物体上。虽然有时用手摸上去好像没有黏糊糊的感觉,但还是有一些看不到的微量粘胶残留。
钟国伦教授说,丙烯酸酯是最为普遍的制造粘胶带粘胶层的化工原料,低毒。此外,以此为主要原料制造粘胶的过程中,还要添加其他多种化学原料,这些化学添加剂被误食,也会影响人的健康。
此外,早在2011年,哈尔滨市农委已下发《关于禁止直接使用胶带对蔬菜进行打捆销售的通知》,通知当地各超市取消用胶带直接捆绑蔬菜销售的行为,建议采用绳子捆绑,或者捆绑蔬菜时胶带不与蔬菜直接接触,采取在胶带下垫纸或无污染塑料薄膜的方式。如商家仍使用胶带,将处以2000元以下的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