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跑个步也要靠抢!”
长跑这么艰难的项目为何这么多人推崇?
■记者 项颖
49岁的市民章清是马拉松赛的“常客”,从2008年至今,每年参加五六场马拉松赛。
“我是自由职业者,平日时间比较好调配,只要有马拉松赛,我一定参加。”章清说。
学生时代的章清体育并不出众,但他喜欢跑步,每天课余时间都能跑上好一会儿。现今跑步成了他唯一的爱好和兴趣,每天他都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跑15公里,每周至少跑5天,每周的公里数不少于75公里。或许很多人会觉得每周75公里这个数字很夸张,但章清说:“对于参加马拉松赛这个体育项目来说,这样的训练强度只是还可以。”
章清表示,现在参加马拉松赛已成为生活中的习惯,它好像一股力量在牵引着他,让他很着迷。“虽然每次马拉松赛的成绩都一般,但这不影响我对这项运动的喜爱,也因为常年跑步,我的身体素质很好。”
以兴趣为目的参加马拉松赛的人员比较少,但这些都是“忠实粉丝”,只要能报上名,每场比赛都必到无疑。
“跑个马拉松都要走后门,这是啥节奏?”
曾经何时,长跑似乎只是中老年人的专利,但近几年,长跑运动“华丽转身”,悄然成为当前最红的体育运动之一。
2011年,全国各大城市共举办了22场马拉松赛;2012年,增加到33场,参赛总人数也超过50万;今年,国家体育总局预计将举办超过40场马拉松赛。这些数字意味着国内马拉松比赛的场次以每年10场左右的速度递增。
记者从网络上了解到,今年北京马拉松赛3万个参赛名额13个小时被一抢而空;广马、上马、夏马名额很快爆满;杭州马拉松赛的报名速度之快也创历史纪录,甚至有人报名还要走后门……有网友预言,以后参加马拉松赛都需要摇号了。
平淡了“大半生”的马拉松赛为何成为一种潮流?
问:马拉松到底有多火?
答:火到报名要走后门
几年前,马拉松赛还只是一项专业性非常强、门槛非常高的运动,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投入到马拉松运动中来。“跑步只是看来难,其实入门很简单,很多人一接触就会爱上。”市健身跑协会秘书长纪建国说。
市健身跑协会成立于2004年,起初只有72位会员。成立当年,协会就开始组织会员外出参加马拉松赛。“参加的总是那几个人!”
近几年来,市健身跑协会不断发展,以市区总会为中心,下设莘塍、塘下、汀田、外滩4个分会,拥有会员700余人,与成立之初相比,人数翻了10倍,马拉松赛也从最初的无人问津发展成了人人疯抢的“香饽饽”。“就说上周的杭州马拉松赛吧,我们是做足了准备报名,还是有6人被刷了下来。”纪建国说。
据悉,杭马报名网站9月25日开通,市健身跑协会早在8月底就开始筹备,准备好了各参赛选手的材料,等一开通就‘蜂拥而上’,谁知还是有6位跑友被拒之门外,这6位跑友不死心,又多次“上诉”市健身跑协会希望能帮忙想办法,后来市健身跑协会通过杭州当地一个协会“历尽艰辛”走后门才硬是拿下了6张宝贵的“入场券”。
“要知道杭马还算是比较容易报上名的马拉松赛。”纪建国说。
“报名马拉松过程堪比参与马拉松跑步,跑步只是四肢累,报个名连手指都发麻!”回想起上次的上海马拉松赛报名盛况,资深跑友薛先生说自己是“心有余悸”。当晚坐在自家的电脑前,他光刷新报名网页就花了半个多小时,重复填写了十几次资料,待报名提交一成功已是大汗淋漓。
采访中,不少跑友表示,近几年来马拉松赛的参赛名额越来越紧张。
记者从市健身跑协会了解到,今年以来,协会组织会员参加了北京马拉松赛、杭州马拉松赛和宁德三沙第四届山地越野马拉松赛,其中我市参与人数分别为5人、58人、44人。
11月3日的杭州马拉松赛,报名人数达23000人,我市选手薛迪富以3小时07分跑完全程,排名第52位,为我市参赛选手中成绩最好。
11月9日宁德三沙第四届山地越野马拉松赛,我市63岁的长跑爱好者陈方柱以1小时50分的成绩获得第8,是温州地区60岁以上长跑爱好者中的最好成绩。据了解,此次赛事是不分年龄组别的,凡16周岁以上的长跑爱好者均可参加,陈方柱能获得第8名实属难得。
据悉,今年的12月1日,市健身跑协会还将组织100位会员参加永嘉县举办的“楠溪江杯”万米长跑赛,现已进入紧张操练阶段,争取取得好成绩。
问:跑步为何成为新宠?
答:健康、兴趣、潮流
“过去我们队伍里,40岁算年轻了,但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渴望加入。”纪建国说。
过去,跑步还是中老年人唱主角,时下却成为城市中最潮的运动,每年赶赴“马拉松”这场时尚派对成为青中老年人共同的选择。跑步为何成为健身新宠?前晚,记者前去市体育馆,听听广大“跑者”的心声。记者将他们的心声归结为健康、兴趣、时尚,其中健康因素占60%以上。
[健康为主]
“马拉松赛报名井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家对自身健康更重视了。”
记者进入市体育馆操场内,李先生正在操场内绕圈跑,他告诉记者,每天晚饭后他都会来体育馆跑上几圈。
李先生今年36岁,是一家企业中层,每天开车上下班,最大的爱好就是美食。因常年不运动加上摄入过多的热量,身材是越发圆滚,体重从大学刚毕业时的60公斤一跃到了现在85公斤。
过年过节时,亲戚一见面就讨论他的身材,这先不说,参加单位体检,血压、血脂、胆固醇都偏高,体检单上好几项撑起几把小伞。“当场就被吓到上健身房,但同事说‘千炼不如跑’,推荐我跑步减肥,于是我就跟着他每天出来跑几圈,跑着跑着成了习惯,现在不跑还睡不好。”
两年下来,李先生的身材恢复了许多,体检单上的小伞也逐一“下岗”。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多数人中年发福,健康指数不达标,跑步可以预防多种疾病,提高心脏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最重要的是可以释放压力,是最适合现代人的运动方式。”
记者从市健身跑协会了解到,近年来参加协会的会员也都是以身体健康为目的,很多会员经过一段时间的跑步训练,身体素质明显提高。
[兴趣为辅]
[潮流少数]
穿着时尚的运动装,边跑还边摆个POSE玩自拍,27岁的市民小郑应该算是跑步队伍中的异类,与其他专心跑步的跑友们显得格格不入。
“为啥跑步,那是一种时尚,是一种潮流!”面对如此“深奥”的语言,记者有点糊涂。
小郑说自己从小喜欢运动,足球、篮球都是强项,跑步只是辅助,他觉得跑步在他的概念里就是体育达标,可有可无。
但这些年身边玩“跑步”的人越来越多,原先是在空间上,后来就发展到微博、微信,很多同学、朋友都在秀跑步,甚至有朋友说现在最时尚的运动就是跑步。“那些学生时代体育差生都在秀跑步,我岂能与时尚擦肩而过呢!”小郑立即去买了几套最时尚的运动服,每天出门跑步。
市区的万松山、体育馆、外滩都留有小郑的跑步痕迹。跑着跑着,他觉得自己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好,耐力也越来越强,久而久之就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小郑还告诉记者,身边总有人在他面前提马拉松赛,自己忍不住心痒痒,很想报名尝试,但因为工作原因一直抽不出身。他决定今年加紧跑步强度,明年一定抽空参加马拉松赛。
“参加过马拉松赛才是真正跟上时代潮流,到时我就是真正的潮人了。”小郑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