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二胎”放开
生或不生,这个问题比较纠结
■记者 陈希林 李心如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本报官方微博@瑞安日报—报料王 于11月18日下午15时40分许发起了投票“‘单独二胎’政策开放,你会选择生二胎吗?”。投票共有3个选项,一是“会生,有利于兄弟姐妹健康成长”;二是“不会,养育成本太高”;三是“没想好。”截至记者截稿时,共有24人参与了投票,其中13人选择“会生”,8人选择“不会生”,3人则表示“没想好”。此投票将持续一个月,欢迎广大读者和网友继续参与投票。
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出现微调,国家政策动起了真格,允许“单独”夫妻生育两个孩子,那么究竟有多少符合条件的人会动起再生一个的念头呢?
“目前还没有生第二胎的打算”
被采访者:林俊(化名),男,31岁,已有一个2岁的女儿,现在私人幼儿园。
林俊在市某机关部门上班,其妻子温小丽(化名)是小学教师,独生女。
“‘单独’可以生两胎的政策出来了,但我与妻子并没有欢呼雀跃,因为我俩目前并没有生二胎的强烈愿望。”林俊坦言。
林俊与妻子在生育上的想法意见很一致,但长辈的想法 可不一样了,双方父母都希望他们夫妻再生育一胎,因为他们觉得仅一个孩子家里太冷清了。
林俊说,他目前不能决定是否再生一个孩子,可能再过几年,自己的想法会有所改变,到时候如果条件允许,而且妻子也愿意,会考虑再生一个孩子也说不定。
林俊夫妻有固定的工作,经济收入也算不错,双方长辈也有一定的经济收入,但林俊还是认为:“生育一个孩子容易,但培养孩子不那么容易,不是简单的经济问题。”
“再生一胎怕影响生活品质”
被采访者:张辉(化名),36岁,已有一个5岁的女儿,现在上幼儿园中班。
张辉在市某机关部门工作,其妻子金咏芳是独生女,在某银行上班。
张辉说,妻子是独生女,一直以来很少做家务活,加上平时工作挺忙,如果再生育一个孩子,将会增添许多家务;虽然家庭经济条件还行,但养育和培养孩子也需要花费不少精力,真有点吃不消,所以,他们夫妻俩现在没有打算再生育一胎。
“现在的孩子从小就要送到这儿那儿参加美术、音乐等各种培训;再说我们‘80后’对自己的生活品质要求也较高,多养一个孩子将影响到我们的生活,所以目前还没有再生育一胎的打算。”张辉说。
“我们马上准备生育第二胎”
被采访者:徐志勇(化名),男,33岁,已有一个7岁的儿子,现上小学一年级。
同样是“80后”,徐志勇的想法可不一样了。他和妻子都在市某机关部门上班,妻子是独生女,是外省嫁到瑞安的。
徐志勇说,双方长辈都希望他们夫妻俩再生育一个孩子,他们夫妻俩想法也一致,儿子也赞同爸爸妈妈为他生个弟弟或妹妹,等“单独两孩”的政策正式实施后,他们就立即准备再生育一胎。
徐志勇还认为,“单独”可以生二胎的政策出台十分及时,自己养了一个孩子,具备了一些经验,这也有助于他们养第二胎。
徐志勇还告诉记者,他妻子是外省人,有时候岳父、岳母身体不好,他与妻子在瑞安工作又忙,“我真心感觉没及时去看望两位老人心里不好受,如果有个兄弟姐妹就好了,我不想以后我儿子也遇到这种难题,所以迫切想给他添个弟弟或妹妹。”
“‘单独两孩’需要审批”
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副局长孙锦声表示,“单独”可以生二胎的政策已明确,但具体的实施细则目前还没有正式出台,等文件下来后,就正式启动实施该项政策;但“单独”生二胎也必须经过批准,凡符合条件的人员,可以向当地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提出申请,审批后才可生育二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