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企业在瑞享受同等待遇 市场价同比下降6.9%
预拌混凝土市场垄断局面打破
■记者 欧苗苗 通讯员 陈光木/文 记者 孙凛/图
“可以进了,可以进了!终于可以进瑞安市场了!”今年,温州拓邦混凝土工程有限公司等外地企业开始承接我市预拌混凝土供应业务,这是我市首次获准外地企业进入我市的预拌混凝土市场。
近年来,我市预拌混凝土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不正当竞争行为也渐渐凸显。
面对这一窘境,去年以来,我市开展了一系列整治整顿工作,并于近日出台了《瑞安市预拌混凝土(砂浆)管理办法》,规范全市预拌混凝土行业管理,尤其在市场信息价与市场准入制上有了巨大变化。
预拌混凝土价格趋于合理
市场价同比去年10月下降6.9%
“之前,一旦供货的预拌混凝土企业停供,我们的在建项目就要被迫停工,将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而找外地企业供货的话,会遇到很多麻烦,所以最后我们也只能买贵的。”我市某建筑公司负责人坦言。
这也是我市预拌混凝土市场整治前,预拌混凝土价格过高的一个缩影。
预拌混凝土又称“商品混凝土”,是最主要的建筑结构材料之一,直接关系建筑质量安全,甚至生命安全。今年至今,仅我市政府投资在建项目的建筑面积就有约40.5万平方米,约占本市整个建设量的18%。
但长期以来,预拌混凝土价格偏高,成了一种行业怪象。
去年10月,市纪委(监察局)牵头,联合工商、公安等部门成立专项调查组,对我市6家预拌混凝土企业进行调查,并奔赴瓯海区、龙湾区了解当地预拌混凝土企业生产情况和市场行情。经过一个多月的调查取证发现,我市预拌混凝土市场的确存在市场价格偏高、竞争程度低等问题。
业内人士以“C25预拌混凝土”为例算了一笔账:去年8月份,C25成本价为280元/方左右,温州市区的信息价为310元/方,永嘉310元/方,平阳347元/方,而我市高达390元/方。
为什么我市预拌混凝土价格会较其他地区偏高?
相关人士分析认为,首先是预拌混凝土原材料价格高。
但实则不然,据市纪委(监察局)相关负责人分析,我市预拌混凝土企业为消除相互之间的竞争,通过订立口头形式的协议形成“价格同盟”,存在“协议价格、划分范围”的现象。
此外,我市的信息价制定缺乏科学性、合理性,编制过程中没有财政、审计、物价等部门参与,也没有进行成本分析和实地调查,导致信息价失灵,进一步“指高”市场。
“预拌混凝土贵”的问题,严重扰乱了我市建筑材料市场秩序。从源治本,合理降低预拌混凝土价格成了我市整治整顿专项工作的明确目标。
对症下药,双管齐下。自去年以来,我市逐渐建立定价机制,进一步规范预拌混凝土造价信息管理工作,有效引导市场。
一边是编制信息价格,剔除价格水分,实现信息价格稳中有降;一边是通过价格监测,审核成本约束预拌混凝土企业市场价格。
通过逐月下调,预拌混凝土市场信息价格逐渐趋于合理。今年10月份,我市的预拌混凝土信息价已由2012年10月份的400元/方调整至362元/方,市场价由2012年10月份的360元/方左右调整至335元/方左右,信息价和市场价分别同比下调了9.5%和6.9%。
虽然下调后的信息价、市场价还是略高于温州市区,但相比一些周边县市,我市预拌混凝土价格每方已下降50元以上,预拌混凝土市场价格下调的目标基本实现。
市场准入门槛放宽
数家外地企业进入我市
“以前我们想进却进不了,障碍重重,现在轻松进入了瑞安市场,对企业来说,是个好的开始,也是对我们的一种激励与保护。”温州拓邦混凝土工程有限公司一负责人欣慰地说。
之前,虽然行业发展不受地域限制,但外地预拌混凝土企业却很难进入我市的建筑市场。
近几年,我市预拌混凝土供应基本上由本地企业承包,周边县(市、区)的企业几乎无从进入,基本形成“以地为界、分块而治、各自经营”的区域垄断局面。
其中,地方保护主义是形成预拌混凝土市场垄断局面的重要原因。
这位负责人分析,一些地方行政主管部门在办理工程项目登记时,采取劝退、拖延项目登记等,或在施工过程中,提高抽检频次,增加企业负担,迫使外地企业自动放弃承包项目,致使作为商品的预拌混凝土不能正常流通,进一步助长了区域垄断行为。
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地方保护主义通病并不局限在我市,区域垄断现象在温州其他县(市)也普遍存在。
实际上,预拌混凝土市场的正常与否,对一个城市整个建筑行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建立准入机制,放宽政策,增强了竞争的公平性,可有力激活市场。”该负责人说,其中,最好的举措便是降低登记门槛,放宽准入条件,支持外县市企业来瑞承揽项目。
今后,凡属温州地区范围内、已取得资质备案的预拌混凝土企业进入我市建筑市场,享受与本地企业同等待遇,可直接承揽工程项目。
让温州地区的预拌混凝土企业也可来瑞参与竞争,做到比质量、比价格。这是市场准入放宽带来的一大成效。
目前,我市预拌混凝土的项目备案登记共有67个工地,其中外地预拌混凝土企业竞得5个工地。这5个工地分别由温州拓邦混凝土工程有限公司、温州市海岳混凝土有限公司、平阳北港混凝土有限公司等3个预拌混凝土公司供应。
据了解,在放宽市场准入的同时,我市住建部门严格落实预拌混凝土企业市场清出制度。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预拌混凝土企业,纳入建筑市场不良行为记录,对在建工程使用不合格预拌混凝土的,严肃追究施工、监理单位责任,责令改正并依法予以处理,确保工程质量。
出台《管理办法》
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行业要想真正实现好的发展,关键在于行业管理要公正、透明,营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建立预拌混凝土市场监管长效机制首当其冲,也最可行。
今年上半年,瑞安市云顶混凝土有限公司和瑞安市南海混凝土工程有限公司因违反《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出借挂靠生产资质,被一起查处,分别被处以罚款39.8余万元并没收违法所得22余万元和罚款39.8余万元,罚没总额逾101.7万元。
这也是我市开展整治规范预拌混凝土市场秩序工作以来查处的首个案例。
今年11月,我市正式出台了《瑞安市预拌混凝土(砂浆)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也就是说,今后瑞安预拌混凝土市场健康发展有了自己的“管家”。
该《办法》的出台,建立了信息价发布、质量监管长效机制,不仅为我市建设工程质量奠定了基础,也将进一步推进预拌混凝土市场化。
根据《温州市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发展规划》,我市至2015年,预拌混凝土企业应控制在7至8家,年产能420万方左右。
以2011年为例,我市预拌混凝土需求量约200万方,当年在产的6家企业设计产能达330万方,产能发挥不足七成。
目前,我市共有三级资质预拌混凝土公司7家,分布在市区西侧、东山、飞云、塘下地段,每家企业年生产能力平均为50万方左右。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全市预拌混凝土需求量,包括市政建设工程约200万方。
在预拌混凝土价格的调整上,该《办法》也做了相关规定,即预拌混凝土信息价,由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以下称造价管理站)按月发布,并报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预拌混凝土信息价确定方式以成本测算法(定额级配组价)为主,以市场询价法为辅。然后,造价管理站按一定权重对成本测算法和市场询价法确定的价格进行分析处理,确定预拌混凝土信息价的基础价。
下一步,我市还将加强对非法行为打击力度,鼓励预拌混凝土企业之间开展合理公平竞争。对于任何干扰、阻碍外地预拌混凝土进入我市的单位及个人,给予严厉打击,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混凝土生产区内,一辆辆车正排队灌装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