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10版:新塘下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学生在悦读中成长
罗凤中心小学书香满校园

    让学生在悦读中成长

    罗凤中心小学书香满校园

    ■记者 苏盈盈

    罗凤中心小学校舍有些旧,但跨入学校大门,映入眼帘的一幕让人眼前一亮:墙壁上和宣传栏上粘贴着课外阅读推荐书目、读书名言、经典诗词等,走廊上、花坛边、楼梯旁图文并茂,随时随地让人感受书的魅力,校园充满浓浓的文化味、书香味。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近年来,罗凤中心小学以儿童阅读为办学特色,成功打造了一个飘满书香味的校园,把一批批学生带进书的乐园。

    12月3日,塘下教育学区儿童阅读评比现场汇报会在该校举办。“各个小学都在推广儿童阅读,罗凤中心小学做得最扎实,活动最频繁,规划最全面,成效也最明显。这也是此次学区把汇报会安排在该校举办的主要原因。”塘下教育学区小学教育负责人张步钰说。

    吴郡迪(学生):一年级时妈妈带我去买书,我一读就爱上了,以后经常喊妈妈带我去。后来老师告诉我学校里有个图书馆,看到书柜里一排排的书本,心里可兴奋了。现在我大概读了100多本书,从书中获得了好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而且书里有很多有趣的故事,看得我都不舍得放下。学校里,班级里,人人都看书,大家还可以互相讨论,推荐好书,氛围可好了。

    李晓丽(学生徐汝钥妈妈):我女儿现在五年级了,从一二年级开始读课外书,现在的读书量已经很大了,除了在学校借书看外,自己也常常买书看,一般一次都买十几本。她可喜欢看书了,每天早上五点钟自然醒,然后看会儿书才起床。书看多了,最明显的变化是写作能力提高了,而且知识面也广了,有时候看到有趣的故事,她还会讲给弟弟听。其实我们家长并没有刻意培养她的阅读习惯,她学校的书香味很浓,是那种氛围感染了她。

    赵玉兰(学生高晨昕妈妈):我女儿是个“小书虫”,每晚要看完书才能入睡。我们家长平时工作忙,没有带她去看书,是她的班主任一步步地引导她,培养了这个好习惯。学校里藏书很多,她经常借书回家看,市图书馆塘下分馆开馆后,她可开心了,马上办了借阅证。儿童阅读的好处有很多,不仅写作水平提高了,孩子的整体素养和内涵也都提高了。我听到朋友们夸奖她,心里很开心。

    午间,学生们在学校图书馆阅读

    美国女仆故事

    带来的启发

    罗凤中心小学创办于1937年,目前设有20个教学班,共917名学生,其中60%以上为新居民子女,学生流动性大,教学质量方面一直表现平平。2006年,张德芬调任该校校长,原本担任中学校长的他认识到中学阶段应试教育存在的弊端,认为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养,但中学阶段学习任务重,小学则是好时机。

    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养?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张德芬。直到在一次学习会上,他读到了这样一则故事。

    玛琪·科默是美国一位佃农的女儿,她只读过几个月的书。结婚后,她养育了5个孩子,以给人当女仆为生。但是她不甘心孩子重复自己的人生。在当女仆过程中,她发现一些富家孩子的房间都有书架,书架上放着各类书籍和报刊。于是,她照样画葫芦在自己家里摆上书架,省吃俭用添置书籍,并督促孩子在课余时间阅读。她的努力没有白费,十几年后,她的5个孩子一共获得13张大学文凭。其中一个儿子拥有医学和心理学两个博士学位,还获得了36项荣誉学位,成为耶鲁大学的教授。

    “这是阅读改变一个人、一个家庭命运的经典故事,让我深受启发。”张德芬说,“一个贫穷家庭妇女能做的事,学校怎么会做不了。再者,和其他学校不同,我校新居民子女占多数,生性好动,不适合开展运动类的活动,而阅读不仅能丰富他们的知识,还能让人静下来,两全其美。”

    2009年,张德芬做了一个决定:把图书馆搬进教室,让儿童阅读成为罗凤中心小学的特色。

    15万元建设校图书馆

    “我们有两个图书馆,分别用于低年段和高年段藏书,方便学生查阅。”张德芬说,自2009年以来,学校已投入15万元以上用于图书馆建设,每年添置图书上万册。如今,图书品种丰富,其中还有不少是价格较贵的绘本,很受学生们喜爱。

    前日中午12时许,记者来到罗凤中心小学,当时正值放学时间,但是一走进图书室就听到了“沙沙沙”的翻书声,三五个学生倚靠书架正津津有味地翻阅着,其余的坐在座位上仔细地看书。

    “我们学校有好多‘小书虫’,课间、午间都会有学生来看书和借书。”许玲洁是该校儿童阅读工作负责老师之一,她介绍,为了方便学生借阅书籍,学校配备了教师图书管理员和学生图书管理员,大家轮流值班,确保图书馆每天有人管理。每个学期开学初,学校图书馆会给每个班级分发100本书,并配备一个塑料图书箱,用于藏书和运送,期中考过后,把分到班级的100本图书进行班级之间的交换,期末,再把所有图书上交。

    “暑假期间,每月1日和16日是图书馆开放日,家长可以带着学生来校借书。”张德芬说,“我校新居民子女流动性大,容易导致图书流失,但是我们对图书管理并不严格,少一本书,学校会损失了几十元,但只要学生认真看了,那也值得啦。”

    “我们学校每个班级都有图书角,由班级自行筹集图书,要求每个图书柜的藏书量达到100本以上。”许玲洁一边介绍一边带记者参观了多个教室。记者看到,在教室的一个墙角摆着一个柜子,里面摆满了各类书籍,镜子上贴着“沐浴书香”、“读一书增一智”等彩色字样,在教室后方的墙壁上有一块“一路书香伴我成长”的小黑板,上面贴满了学生写的读后感。

    此外,该校还征订了多种报刊,由专人负责更新“小小读报栏”,让学生在课间阅读,扩展视野。

    学生们争当阅读“状元”

    “叮铃铃……”下午第一节课的铃声响了,许玲洁走进任教班级,说:“这节课是读书课,今天我要讲的故事是《三国演义》中的草船借箭。”说罢,她拿起书本,绘声绘色地讲起了故事,当说到“诸葛亮说自己能在三天内准备十万支箭”时,她停住了。

    “怎么可能呀?”“他是怎么做到的?”教室里顿时沸腾了起来,同学们脸上泛着好奇,催着老师把图书分发下去。拿到书后,‘小书虫’们头也不抬地把故事看完了,然后前后左右桌讨论起来……

    罗凤中心小学的孩子爱看书,教师是个“领头人”。据了解,该校给每位语文老师发了一套《儿童阅读指导丛书》(6本)和《朗读手册》,要求每个班级每周必须开展一次读书课,引导学生看书,或让学生自我推荐好书;分批让语文老师参加全国班级读书会活动和骨干班培训,借鉴他人的经验,成功培养出了一批引领学生看书的带头老师。

    除了培养推广人,该校还通过各类活动,让学生保持对读书的热情。

    “我已经获得3个读书‘状元’了。”五年级学生陈一帆自豪地说,他从小爱看书,现在已读书150本以上。

    许玲洁介绍,为了激发学生看书的兴趣,该校开展读书考级活动,根据读书量分为状元、探花、进士等级别,如学生要考读书“状元”,他需罗列阅读过的50本书名,考级老师抽取书中内容以作测试。

    在罗凤中心小学,与“书”有关的活动不胜枚举:读书知识竞赛、讲故事比赛、书香班级、书香家庭、亲子阅读……浓浓的读书氛围,让学生来到教室,浸润在书香之中,回到家中,书本触手可及,自然而然地使学生萌生阅读的兴趣。

    学生孙新茹写作的《我读书我快乐》获得2010年度温州市小学生读后感比赛一等奖,学生肖浪的《勇气是制胜的法宝》获得2012年瑞安市暑期读好书征文比赛一等奖……这两三年来,该校学子在温州、瑞安、塘下教育学区等各级比赛中获得的荣誉多达百余项。

    “写作水平提高只是一个表面成绩,推广儿童阅读是‘根的工程,花的事业’。”张德芬说,养成阅读习惯,等于在学生心里装了一台发动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从而改变孩子的精神世界,看到孩子们一天天进步,一个个成为爱读书的人,教师们也满心喜悦。

    学生、家长

    有话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聚焦点
   第00004版:在现场
   第00005版:微播报
   第00006版:百姓事
   第00007版:今日塘下
   第00008版:塘河风
   第00010版:新塘下
   第00011版:塘河事
   第00012版:塘下通
   第00013版:广 告
   第00014版:乐周刊
   第00015版:专 版
   第00016版:广 告
罗凤中心小学书香满校园
瑞安日报 新塘下 00010 罗凤中心小学书香满校园 2013-1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