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14版:乐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心店家浓稠热粥加了增稠剂
专家:大米中不允许添加增稠剂

    小心店家浓稠热粥加了增稠剂

    专家:大米中不允许添加增稠剂

    ■陈 艳

    冬天喝碗热粥,暖胃又暖心。可近日各大网站上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粥店内售卖的黏稠度较高的粥,看着卖相很好,其实这并非熬制出的效果,而是使用了增稠剂。这种说法是真的吗?昨日,记者在市区农贸市场一家调味品商店内,看到了网传的增稠剂。这种食品添加剂包装上有明确的使用配比,老板称大多为餐饮店的人来购买。

    [粥店老板]

    听过增稠剂,但从来不用

    昨日,记者走访了马鞍山路几家早餐店和粥店,马鞍山路某早餐店老板告诉记者,他之前曾听说过增稠剂,但他们煮的粥没有放增稠剂。“如果想让粥的味道更鲜的话,可以放点鸡精。”这位老板表示,“如果增稠剂用不好,反而会影响口感。”

    “煮粥其实没必要添加增稠剂,多熬点时间,粥就粘稠了。” 安阳某粥店一负责人告诉说,“一般大米粥熬半小时以上,就能达到适合的粘度了。有些店熬粥会加点食用碱,或者小苏打,主要是为了缩短煮粥时间,但这样会破坏粥的营养和口感。”

    [市场走访]

    增稠剂销量还不错

    在市区农贸市场一家调味品商店内,记者找到了所谓的增稠剂。这种“特效增稠剂”包装配方表上明确标示:β-环状糊精 60%、瓜尔胶20%、聚丙烯酸钠15%、羧甲基纤维素钠5%,都是国标中标明可以使用的增稠剂。价格相对比较便宜,1千克包装价格40元左右。

    “买增稠剂的大多为餐饮店的,按包装上标的配比使用绝对没有问题,保证熬出来的粥又黏又稠。”店主说,这种增稠剂其实就是黄原胶,可以用于各类加工增稠、稳定、乳化、保湿,人吃了也不会出现任何不适,绝对安全,很多粥店都会采购使用。

    [记者试验]

    粥里加入增稠剂

    几分钟后就变得黏稠了

    为了证实网传说法的可靠性,记者作了试验。

    记者煮了两锅玉米粥,一锅没加增稠剂,另一锅加了增稠剂。几分钟后,加增稠剂的玉米粥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原先分离的米和水慢慢融合,米汤也变得黏稠,黄黄亮亮的很是诱人。而没放增稠剂的锅中仍是清汤寡水,直到40分钟后,锅中的玉米糁才达到和另一锅加入增稠剂的粥一样的黏稠效果。

    再放置20分钟后,加入增稠剂的玉米糁仍然非常稠,而另一锅未加入增稠剂的玉米糁,玉米糁已经沉底,只有米汤浮在表层。

    [专家提醒]

    大米制品中是不允许添加增稠剂

    根据原卫生部颁布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只有维生素和抗氧化剂是明文允许添加的,增稠剂并不在允许添加的范畴。据专家介绍,增稠剂的主要成分是黄原胶,类似大米中是不允许添加的,特别是早餐中不允许添加。

    营养学家提醒,符合添加剂使用标准的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是安全的,但需要注意的是,部分食品添加剂虽然对人体无害,但如果长期食用食品添加剂,其成分在体内累积,也会给我们的肝脏造成负担,影响身体健康。

    [教你一招]

    如何识别用了增稠剂的粥

    想要区别米粥是否加了增稠剂其实很简单,如果纯粹是熬制的粥,会有一股浓郁的米香味,口感不会特别顺滑,粥的颜色也会因为米汤的缘故显得浑浊、发白。如果加了增稠剂,煮出来的粥不会有米香,喝起来滑溜溜的,而且粥呈现一种透明状态。

    下功夫熬制出来的粥,米粒会有开花的现象,又软又烂,而且米的含量明显比水多。要是粥的黏稠度较高,但却鲜有米粒出现,很有可能是加了增稠剂,一定要警惕。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聚焦点
   第00004版:在现场
   第00005版:微播报
   第00006版:百姓事
   第00007版:今日塘下
   第00008版:塘河风
   第00010版:新塘下
   第00011版:塘河事
   第00012版:塘下通
   第00013版:广 告
   第00014版:乐周刊
   第00015版:专 版
   第00016版:广 告
小心店家浓稠热粥加了增稠剂
瑞安日报 乐周刊 00014 小心店家浓稠热粥加了增稠剂
2013-12-6 2